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戰國時代,魏國的太子要到趙國去作人質,魏王派大臣龐蔥隨行。龐蔥想到他離國遠去,歸期未卜,說不定會有人在魏王面前進讒言,或者會因此得罪。臨行前,他便對魏王說:「如果有人來說大街上出現一隻老虎,大王會不會相信他?」
  魏王說:「當然不會相信。」
  龐蔥說:「如果接著有第二個人來說呢?」
  魏王說:「我還是不大相信。」
  龐蔥又說:「如果又有第三個人來說呢?」魏王說:「三個人都這樣說,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
  龐蔥問完了,接著又說:「大街上不可能有老虎出現,這是很明顯的事實,可是經過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來了老虎,就叫人不得不相信,足見以訛傳訛的人多了,謠言是很可怕的。現在我到趙國去,趙國的都城—邯鄲離魏國的都城—大梁,比這裡到大街的距離遠的多,議論我的恐怕還不止三個人,希望大王能夠明察才好。」
  魏王說:「一切我都明白,你放心好了。」
  龐蔥陪著太子到趙國。不久,惡意毀謗的,和無事生非的,開始在魏王面前議論龐蔥了。起先,魏王倒還不相信,可是禁不起謠言越來越多,魏王不由得不受影響,對龐蔥的信心動搖了。
  等到魏太子質押期滿,龐蔥陪著太子安然返國。可是魏王因為誤信了謠言,對於龐蔥已不再信任,也就不再召見他。
※比喻一件事情講的人多了,即使不是真實的,也會叫人相信的。「國策」「魏策」:「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無翼而飛。」
這句成語出自「韓非子」儲說上,「國策魏策」也都出現過,是比喻謠言很可怕,有時可以掩蓋真相。


文化課教材(高級):三人成虎(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7/23/44891.html
◇◇◇ ◇◇◇ ◇◇◇

【原文】
龐蔥(1)與太子(2)質(3)於邯鄲(4),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信之。」龐蔥曰:「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於市,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察之。」龐蔥從邯鄲反,竟不得見。(《韓非子·內儲說左上》)

【批注】
(1) 龐蔥:戰國時代魏人。
(2) 太子:指戰國時代魏太子。
(3) 質:音「志」,用人或財物做抵押擔保。
(4) 邯鄲:為戰國時趙都。故址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5) 寡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故事闡述】
同上,略。
這個故事用來比喻謠言一再重複,會讓人信以為真。所以後人就以「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來比喻謠言可以掩蓋真相。

【討論】
1、為什麼魏王不再重用龐蔥了?
2、如果有些人接二連三告訴你的親人做了不好的事,你會如何看待這件事?為什麼?

【造句練習】
例:公眾人物平時言行要謹慎,否則在媒體報導下三人成虎,大家就會信以為真!
例:沒人親眼看到王小明偷錢,卻都紛紛謠傳說他是小偷,這簡直就是「三人成虎」嘛!

【相似成語】
人言可畏;眾口鑠金;曾參殺人。

【課後時間】
與這一故事相似的另一個故事。

曾參是戰國時一個有名的讀書人,在品德方面是無可挑剔的。曾參有一天外出未歸,碰巧一個與他同名的人犯了殺人罪被抓走,曾參的鄰居於是通報給曾參的母親:「你的兒子殺人被抓到官府去了。」曾參的母親瞭解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所以依舊織著布。不一會兒,另外一人對她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參的母親心裡開始懷疑了,但仍不信兒子會殺人,不久第三個人對她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參的母親徹底心虛,嚇得丟下手中的工作逃走。

  「曾參殺人」這個成語故事你是不是覺得和「三人成虎」故事很相似呢!讀完故事後請你把心得跟大家分享。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44891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