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瞎子摸象」;喻僅知部份,未能明暸全體也。本佛家語,謂眾生不明佛性,猶如盲人摸象,觸望一處,不能了解全體。事見「涅盤經。」
據佛經「涅盤經」上面記載,從前在印度有位國王,一次,他對身旁聽大臣說:
「你去牽一隻大象來,給瞎子們『瞧瞧。』我想他們之所謂『瞧』,一定要靠手去摸了。」不久,象牽來了,這批失去視覺的盲人,果然以手去替代眼睛,慢慢地在象身上摸呀摸的。過了一會,國王便把這些瞎子別到自己見跟前,問:
「你們剛才所看到的象,究竟和什麼東西相似呢?」
這一群盲人裡面,其中有一個因為是摸到象的牙齒,就說象的形狀跟一枝又粗又大的蘿葡一樣;另一個摸到象的耳朵的,就說象的形狀,和揚米去糠的簸箕一樣;第三個摸到象的腳的,就乾脆說象的形狀,類似舂米用的石臼;再下去一個摸到象的背脊的,就說象的形狀酷肖一張平坦的床;第五個摸到象的肚皮的,就說象的形狀像瓦甕;第六個摸到象的尾巴的,就說象的形狀,跟一條繩索一樣,……總之,說來說去,彼此各執一詞,誰也不肯承認誰錯。而實際上他們所接觸到僅僅是象的一部份,怎麼能井蛙觀天,以偏概全呢?
因此,後人便將它引申為「盲人摸象」這一句成語,告訴我們凡事不要像盲人摸象那樣,僅僅只知道一部份,就亂下結論,這樣不但會發生錯誤,與事實的真象不符,而且往往會把事情弄得更糟。我們必須要仔細觀察,分析考慮,從事實的全面著手,而才不致瞎子摸象,以偏概全。
成語故事:盲人摸象
作者: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2月18日】
【原文】
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1)大臣受王敕(2)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3)。」爾時大王即呼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像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4);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大般涅槃經.卷三零》)
【註解】
(1)爾時:那個時候。
(2)敕:音同「斥」,命令。
(3)示竟:展示完畢。
(4)萊茯根:蘿蔔。
【故事闡述】
古代有一個國王,叫大臣召集盲人來摸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大象長得跟蘿蔔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大象長得跟畚箕一樣」。摸到象頭的人說:「大象長得跟石頭一樣」。摸到象鼻的人說:「大象長得跟杵一樣」。摸到腳的人說:「大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摸到背的人說:「大象長得跟睡覺的床一樣」。摸到肚子的人說:「大象長得像個甕一樣」。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大象外觀長相的想法也不同。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完整的象。像在此借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若是有人執著於某些行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盲人摸像一樣,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部分,甚至認為別人看到的並非真正的佛性,這樣反而迷失了觀照佛性本質的能力。
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盲人摸象」,用來比喻以偏概全,不能瞭解真相。
【討論】
(1)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都有盲點,當你不在其中時,或許又會有不同的看法,當發生這種事情時,你是能接受別人的建議,還是固執己見呢?各有何優缺點?
(2)為什麼同樣是摸一頭大象,每個人說出的外表特徵都不同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事,你和同學的看法都不同呢?請和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你這種求知的方法,好比盲人摸象,是很難融會貫通的。
例: 他一再堅持自己以偏概全的想法,這種行為就好比盲人摸象,是得不到真知的。
【相似成語】
以偏概全、以管窺天
【課後時間】
利用「盲人摸象」這個成語進行成語接龍。
(盲人摸象)---( )---( )---( )---( )---( )---( )
參考答案:
(盲人摸象)---( 象齒焚身)---(身敗名裂)---(裂土分茅)---(茅塞頓開 )---(開門見山)---(山窮水盡)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2/18/5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