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晉朝時候,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很有才學。尤其,他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一切現象,能夠留心觀察,再冷靜地去思索他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識很淵博,而且,常常對事情有獨到之見。
  後來,他愛好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並且有很深刻的研究。當時,有許多人請他去做官,他一概辭謝了,每天只是研究學問和談論哲理,覺得有無上的快樂。但他後來還是被請去做了黃門侍郎。
  因為他的知識很豊富,什麼事情講起來都頭頭是道,又喜歡儘量發揮他的見解,當然他的口才也很好,所以人家聽他談論,都覺得津津有味,久而不疲。當時,有一位太尉王衍,就常常稱贊他說:「聽郭象談論,好比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的水流直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郭象的辯才由此可見,後人也就以「口若懸河」來形容雄辯的人了。
※比喻善於辯論的人。「晉書」「郭象傳」:「王衍每云:『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這句成語出自《世說新語‧語言篇》。形容能言善辯,說話像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細說成語典故》
  言謂說話有如河水下瀉,滔滔不絕。

  源于《晉書•郭象傳》。

  郭象,字子玄,晉代河南人。郭象少年時代就已頗具文采,愛好道學,喜歡讀《老子》、《莊子》,曾為《莊子》作注,極擅談論玄理。據書中記載,郭象清談時,總喜歡手裏拿著玉柄麈(zhǔ)尾,十足的高士風度。太尉王衍評論他說:「聽(郭)象語,如懸河泄水,注而不竭。」

  此典在南朝宋劉義慶撰《世說新語•賞譽》中亦有記載,文字略異,大意相同。後以「口若懸河」形容能言善辯。鄒韬奮《患難余生記•第一章》:「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運動演講大會,回答時侃侃而談,口若懸河。」

  亦作「口似懸河」或「口如懸河」。

  (洪 林)
FROM: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379-5-7.shtml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