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文化課教材(高級):克己復禮為仁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6/2/44086.html
◇◇◇ ◇◇◇ ◇◇◇

【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1)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2)焉。為仁由己(3),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4)。」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5)斯語矣。」 (《論語·顏淵第十二》)

【註釋】
(1) 克己復禮: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
(2) 歸仁:歸服仁德。
(3) 為仁由己:修行仁德是由自己支配的事,行不行全在於自己。
(4) 目:細目或條文。大綱之下是細目。
(5) 請事:請求指示如何做。意思是將按照指示去做。

【語譯】
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這就是仁。哪一天人們能克己復禮,天下就能歸服仁德。修行仁德,是由自己支配的事,怎麼會由別人支配呢?」顏淵說:「請問仁的細目。」孔子說:「不合乎禮節的不要看,不合乎禮節的不要聽,不合乎禮節的不要說,不合乎禮節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敏,會按照指示去做。」

【研析】
「非禮」和「禮節」、「放縱」和「規範」、「喜歡」和「應該」、「情感」和「義理」,從這些屬性的尺度,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心性修養和成熟度。要修行「仁」德,就不能光考慮自己了,不能隨著情感和喜歡而放縱私慾,必須從義理、規範等角度來看,要多為別人設想才能稱得上「仁」德。也就是要多克制自己的私慾,言行盡量符合禮節規範。

「仁」的禮節規範約束人的言行,但是孔子說的細目,除了「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之外,還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為何連看和聽都不行?這就是許多人容易忽視和想不通的。人對於外在訊息如果沒有識別能力、不懂得過濾,就容易被外來訊息污染,大腦就會裝滿不符合「禮」的思想,這樣的思想還會帶動「非禮」的言行。說白了,仁者就是要能本著善心,思想必須是善的,眼睛看的耳朵聽的當然也要善的。只有能分明善惡,能區分好壞,才能做到不隨波逐流,不受污染,從外在來看,就是能表現善的言行,也就是合乎禮的規範。

【延伸思考】
小孩生下來大腦裡的思想像白紙一般,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小孩變壞了,這是不是也反映社會的問題?在社會亂象中,該如何教小孩多為別人著想、善待別人?該如何教小孩正確看待社會或媒體亂象中的訊息和言行?

人的思想中如果沒有道德良知或強有力的規範,往往為了滿足私慾,會做出傷害別人的言行。為何沉溺於自我中心和喜好之情往往帶有破壞性?現代社會是不是缺乏道德良知?這樣的社會,人會不會互相傷害,互相爭鬥,活得很累?現代人應該如何從自我中心和喜好之情中掙脫出來?如何找回道德良知?

【成語故事】
愛屋及烏

這則成語故事是以仁政愛民安天下的例子。

「愛屋及烏」這則成語來源於《尚書大傳》,意思是由於愛惜某個人而連帶地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後來常用來比喻因愛惜某人,從而連帶愛惜及和他有關的人或物。

商朝末年,紂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西方諸侯國的首領姬昌決心推翻商朝統治,於是積極練兵備戰,準備東進,可惜他沒有實現願望就逝世了。姬昌死後,他兒子姬發繼位,世稱周武王。周武王在軍師姜尚(太公)、弟弟姬旦(周公)和姬奭(召公)的輔佐下,聯合諸侯,出兵討伐紂王。雙方在牧野交兵。這時紂王已經失盡人心,軍隊紛紛倒戈,終於大敗。商朝都城朝歌很快被周軍攻克。紂王自焚,商朝滅亡。

紂王死後,武王心中並不安寧,感到天下還沒有安定。他召見姜太公,問道:「進了殷都,對舊王朝的士眾應該怎麼處置呢?」

「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同他屋上的烏鴉也喜愛;如果不喜歡那個人,就連帶厭惡他家的牆壁籬笆。這意思很明白:殺盡全部敵對分子,一個也不留下。大王你看怎麼樣?」太公說。

武王認為不能這樣。這時召公上前說:「我聽說過:有罪的,要殺;無罪的,讓他們活。應當把有罪的人都殺死,不讓他們留下殘餘力量。大王你看怎麼樣?」武王認為也不行。

這時周公上前說道:「我看應當讓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裡,各自耕種自己的田地。君王不偏愛自己舊時的朋友和親屬,用仁政來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聽了非常高興,心中豁然開朗,覺得天下可以從此安定了。

後來,武王就照周公說的辦,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來,民心歸附,西周也更強大。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44086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