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中華典故:人浮於食
作者﹕茹之

「人浮於食」出自《禮記‧坊記》,現代人常說「人浮於事」,但意思卻有所不同。

《禮記‧坊記》中寫道:「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則亂益亡。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註釋中又稱:「食謂祿也,在上曰浮,祿勝己則近貪,己勝祿則近廉。這裡的「食」指的是俸祿,因為古代是以糧食的石數計算俸祿的;「浮」是超過的意思。

用現在的話來說,大致的意思是:俸祿和職位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貢獻,那就和貪污差不多少;自己的能力和貢獻超過了俸祿和職位,就可以算得上是廉潔。因此,古代有道德的君子寧肯讓自己的能力超過俸祿,也不願意俸祿超過自己的貢獻和能力。

「人浮於食」由此而來。古代有道德的為官者心存此意,因此大多能盡其本分,兢兢業業的工作,力求達到廉潔。

轉載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26/50659.html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50659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