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因噎廢食(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2/26/50084.html
◇◇◇ ◇◇◇ ◇◇◇
【原文】
家無怒笞(1),則豎子(2)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3),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不可偃(4)於家,刑罰不可偃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夫有以饐死(5)者,欲禁天下之食,悖(6);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
【批注】
(1)笞:音吃,用鞭或竹板打人。
(2)豎子:此指小孩。
(3)誅伐:聲討、討伐。
(4)偃:音眼,停止、廢止。
(5)饐死:因食物阻塞咽喉窒息而亡。饐,同「噎」,音耶。
(6)悖:音貝,荒謬、不合理。
【故事闡述】
在家中父母如果從不鞭打孩子,孩子的頑劣叛逆就無法禁止;國家如果沒有刑罰,百姓間的相互衝突就無法禁止;天子如果不行討伐,諸侯間的暴力相爭就無法禁止。所以家庭、國家及天子規定的一些必要的懲處是不能廢止的,但要技巧的運用。
因此,自古聖明的君王就應擁有除暴救民的軍隊,而非廢除軍隊。如果有人吃飯時噎死了,就禁止天下百姓吃東西,這是荒謬的事;有人坐船時被淹死了,就禁止天下百姓坐船,這也是荒謬的事;如果因為曾有君王用兵而喪失國家,就想廢除天下的軍隊,這一樣是荒謬的事。所以,軍隊是不可以廢止的,它就像水火一樣,運用適當就是福氣,運用不當便成禍害。
後來,人們就從這裡演變出「因噎廢食」這句成語,用來比喻曾出過差錯後,為了不再出錯,應該去做的事也不做了。
【討論】
(1)當做錯事父母處罰你時,你心裡怎麼想?如果你不認同父母對你的處罰,你會怎麼做?
(2)有人因為學游泳嗆到水後,從此害怕就不願意再學游泳了,請舉一個你有過的類似經驗。請問你是想辦法去克服或是放棄呢?請說說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不能因為擔心孩子出門遇到壞人,就禁止讓他出去,未免太因噎廢食了。
例:害怕停電而不敢搭電梯,簡直就是因噎廢食。
【相似成語】
矯枉過正
【課後時間】
請完成下面的成語接龍︰
因噎廢食→食( )不化→化( )為明→明( )見性→性( )相近
參考答案︰
因噎廢食→食(古)不化→化(暗)為明→明(心)見性→性(情)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