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235
成語 落井下石
注音 ㄌㄨㄛˋ ㄐㄧㄥˇ ㄒㄧㄚˋ ㄕˊ
漢語拼音 luò jǐng xià shí
釋義 本指別人掉入陷阱或井中,不但不相救,反而向他投擲石塊。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語本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乘人之危」
典源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據《韓昌黎文集》卷七引)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請於朝,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徵逐,詡詡1>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2>,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3>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注解〕(1)詡詡:融洽的樣子。詡,音ㄒㄩˇ。(2)背負:背棄負心。(3)引手:伸手。
典故說明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與政治家,他學識廣博,受到翰林學士王叔文的賞識,參與他所主導的政治改革運動。但是後來遭到朝廷中其他勢力的反對,王叔文因而被殺,柳宗元和他的好友劉禹錫等人都受到牽連,被貶到偏遠地區做官。柳宗元被貶到柳州,而劉禹錫則被貶到播州。播州在當時是個相當落後的地方,柳宗元聽到這個消息替好友感到難過,想到劉禹錫還有年邁的母親要奉養,被貶到這種地方要他們母子如何過活?於是便上書皇帝,要求與劉禹錫調換,還說如果造成朝廷的麻煩,他願意再受更嚴厲的懲罰。他的好朋友韓愈非常欽佩柳宗元的義氣,在為他寫的墓誌銘中提到這件事。說一般人在平常相處時,都表現的很融洽,發誓要與對方同生共死。一旦朋友有了危難卻又翻臉不認人。見到朋友掉到陷阱裡,不但不救他,反而把他更往下推,還向他丟石頭。這種惡劣的行徑,是連禽獸都不會去做的,而他們反而沾沾自喜,慶幸自己沒有跟朋友一樣落難。這些人如果聽到柳宗元的事蹟,應該要感到慚愧才對。後來「落井下石」這句成語,就從韓愈為好友柳宗元所寫墓誌銘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演變而出,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
書證 01.明.徐《徐氏筆精.卷八.諺》:「今人諺語皆本於古,句法恒相類,如:掩耳偷鈴、刻舟求劍、坐井觀天、抱薪救火、守株待兔、膠柱調瑟、落井下石……屋上架屋。人皆常談,鮮有究其義者。」02.明.陳循〈釋罪後謝恩表〉:「臣草茅之賤質,亦蒙江海之深恩。向被陷於落井下石之仇人,遂謫以屯田備邊之戍卒。」03.明.李贄《續焚書.卷一.答來書》:「耿叔臺為人極謹慎,若謂史道有問,叔臺不辨有無則可,若說叔臺從而落井下石害我則不可。」04.清.唐員〈義僕行〉:「君不見落井偏多下石徒,疾風勁草愧流俗。嗚虖!疾風勁草愧流俗,人世難逢此義僕!」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使用類別】用在「棄理害義」的表述上。【例  句】<01>這種落井下石的勾當非君子所當為。<02>你要不能幫忙就算了,千萬別再落井下石。<03>他都已經被害得這麼慘了,你還落井下石!<04>朋友有難,他不但伸出援手,反而落井下石,真是可恥。<05>他都已山窮水盡了,你還向法院提起控訴,這不是落井下石的作法嗎?<06>他說是我的莫逆之交,卻在我遭到誣陷的時候,落井下石,真是令人心寒。
近義 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反義 雪中送炭,錦上添花,濟困扶危
辨識 請參考『辨識235.html
參考語詞 乘危下石,下井投石,投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