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1352 |
成語 |
不識之無 |
注音 |
ㄅㄨˋ ㄕˋ ㄓ ㄨˊ (變) ㄅㄨˊ ㄕˋ ㄓ ㄨˊ |
漢語拼音 |
bù shì zhī wú(變)bú shì zhī wú |
釋義 |
連「之」、「無」二字都不認識,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典出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
典源 |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據《全唐文.卷六七五.白居易》引)僕1>始生六、七月時,乳母2>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3>。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僕宿習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瞥瞥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所致。〔注解〕(1)僕:我,自謙之詞。(2)乳母:專司授乳及看護幼兒的僕婦。(3)默識:暗中記誦在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一九.白居易列傳》 |
典故說明 |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到自己六、七個月大時,即能辨別「之」、「無」二字。後世便以「之」、「無」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如:「略識之無」、「粗識之無」、「稍識之無」、「僅識之無」等,都指識字不多,學問不高之意,而「不識之無」則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
書證 |
01.宋.劉辰翁〈敏齋記〉:「人未有非敏者也,雖有下愚之人,手不能方圓,目不識之無;及其得於博也,彩色電轉,狂呼鶻視,梟未成而脫,諸口如取。雖有離婁之目力,鈃桑之心計,或不能及也。」02.明.楊基〈寄林訓導謨〉詩:「漠室山河終混一,秦城樓閣易黃昏。平生不識之無字,也學相如與賣文。」03.清.黃景仁〈除夕述懷〉詩:「有兒名乙生,廢學增癡憨。曾不識之無,但索梨與柑。」04.《花月痕》第二三回:「心不辨菽麥,目不識之無。」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使用類別】用在「才識淺薄」的表述上。【例 句】<01>脫盲教育就要不識之無的民眾,從此能讀能寫。<02>連這種興學的事他都要反對,難怪會遭到不識之無之譏了。<03>這個國家有太多不識之無的人,致使種種政策無法順利推展。<04>曾祖母雖然不識之無,但豐富的人生閱歷,卻也讓她散發著智慧的光芒。<05>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於使這些不識之無的農民學會了最先進的農業技術。<06>她從未想過像兒子這樣的智障者,經過特殊教育後,可以從不識之無而認得了一些字。 |
近義 |
目不識丁,胸無點墨 |
反義 |
腹笥便便,滿腹經綸,學富五車 |
辨識 |
|
參考語詞 |
識之無,略識之無,粗識之無,稍識之無,僅識之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