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束手就擒

注音一式ㄕㄨˋ ㄕㄡˇ ㄐㄧㄡˋ ㄑㄧㄣˊ
漢語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同義詞束手就縛 束身就縛 束手受縛
出處《宋史‧苻彥卿傳》:「與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戰,然未必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吾計成矣:使劉備束手就縛,荊州反掌可得!」
《晉書·段灼傳》:「艾被詔書,即遣強兵,束身就縛,不敢顧望。」
三國演義第八十九回:「吾兄弟二人與蜀兵決一死戰,就殞於軍前,安肯束手就縛!」
釋義束手:自縛其手,比喻不想方設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
例句甯王鬧了兩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陣殺敗,束手就擒。(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這幾個小南蠻,只算得個甕中之鱉,不消費得僧家大刀,管教他一個個~。★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六回
歹徒逃入死巷,眼見警網層層,只得乖乖「束手受縛」了。
相似詞俛首係頸,肉袒面縛,楚囚纓冠,泥首銜玉,面縛銜璧,泥首面縛
萌典 教育百科

難字註解

ㄈㄨˊ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動]
1.用繩捆綁。如:「手無縛雞之力」。《左傳.文公二年》:「晉襄公縛秦囚,使萊駒以戈斬之。」
2.拘束、約束。唐.白居易〈遊平原贈晦叔〉詩:「且喜身無縛,終漸鬢有絲。」《紅樓夢.第一四回》:「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不為官俗國體所縛。」
[名]
用來綑束的繩子。《左傳.僖公六年》:「武王親釋其縛,受其璧而祓之。」《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信乃解其縛,東鄉對,西鄉坐,師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