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既往不咎

注音一式ㄐㄧˋ ㄨㄤˇ ㄅㄨˋ ㄐㄧㄡˋ
漢語拼音jì wǎng bù jiù
同義詞不咎既往 不溯既往
出處《論語‧八佾》: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對於己經成為過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說些悔不當初的話。

遂事,謂事雖未成,而勢不能已者。孔子以宰我所對,非立社之本意,又啟時君殺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復救,故歷言此以深責之,欲使謹其後也。○尹氏曰:「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義於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對,故夫子責之。」

西遊記˙第三十一回:「君子人既往不咎。我等是個敗軍之將,不可語勇,救我救兒罷!」

清史稿˙卷五二一˙藩部傳四˙喀爾喀土謝圖汗部傳:「爾等遵旨服罪,朕不咎既往,其應歸巴林人畜缺少之數,悉從寬免。」
釋義咎:責怪。責罰、怪罪之意,如「歸咎」。
它也可以當「過失」講,如「引咎辭職」、「動輒得咎」。

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已經過去的事不再追究。後多用於指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難。亦作「不咎既往」﹑「不溯既往」。
例句子聞之曰:既往不咎,以後再辦起事來,審慎點就是了。(清‧吳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既然他已經承認了錯誤,我們就可以 不咎既往 了。
唉,過去就算了!我的為人是 不溯既往 的。
每每有重大慶典時,政府便會對受刑人來個減刑措施,且呼籲社會大眾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對誤入歧途的他們「既往不咎」,期使他們從今向上,為社會所用。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對以往的錯不再責備
相反詞賞罰分明,信賞必罰
萌典 教育百科
	既往不咎	不咎既往	既往不追	既往不究

難字註解

(二)ㄍㄠ (二)gāo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名]
1.大鼓。通「鼛」。《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伐咎鼓,撞華鍾,獵徒縱,赴榛叢。」
2.姓。如虞舜時有咎繇。

(一)ㄐㄧㄡˋ (一)jiù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名]
1.災禍。如:「咎由自取」。《書經.大禹謨》:「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2.過失。如:「引咎辭職」、「難辭其咎」。《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責攸之、褘、允等咎,以彰其慢。」
[動]
1.責罰、怪罪。如:「既往不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國人皆咎公。」
2.憎惡。《史記.卷三.殷本紀》:「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

補充說明

FROM: http://www.recruitonline.com/central/full_article.jsp?lang=big5&category_issue=TUE&article_id=5809
......
「既往」莫「不究」
再談一個也是容易弄錯的成語「既往不咎」和「既往不究」。「既往不咎」出自《論語‧八佾》,原句是:「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成事不說」的意義是既完成的事情,不用多說,不用再加議論。「遂事不諫」的意思是正在做的事情,不要去勸諫。如果他是錯的,就讓他錯到底,最後再來總結和檢討。「既往不咎」的意義是已經過去的事不再追究,後來有引申指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難。《西遊記第三十一回》沙悟淨對孫悟空說:「君子人既往不咎。我等是個敗軍之將,不可語勇,救我救兒罷!」既往不咎亦可以寫作「不咎既往」、「不溯既往」。但誤寫作「既往不究」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