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知其不可而為之

注音一式ㄓ ㄑㄧˊ ㄅㄨˋ ㄎㄜˇ ㄦˊ ㄨㄟˊ ㄓ
漢語拼音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
出處《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釋義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例句吾輩固知其不可而為之耳。(章炳麟《致伯中書十四》)
相似詞愚公移山
萌典 教育百科

補充說明

文化課教材(高級):知其不可而為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0/30/48944.html
◇◇◇ ◇◇◇ ◇◇◇

【原文】
子路宿於石門(1)。晨門(2)曰:「奚自(3)?」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4)者與?」 (《論語·憲問第十四》)

【註釋】
(1)石門:地名。魯國都城的外門。
(2)晨門:掌管城門開閉的人。
(3)奚自:奚,音「西」,何。來自什麼地方。
(4)知其不可而為之:明知不可行,卻仍挺身去做。

【語譯】
子路夜宿在石門,掌管城門開閉的人問:「你來自什麼地方?」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不可行,卻仍挺身去做的人嗎?」

【研析】
世事難料,哪怕看似不可能的好事,只要用心去做,「難行能行」,一個勁地堅持下來,往往能出現轉機,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撐到最後,結果就是不一樣。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意志也可以得到鍛煉,苦盡甘來,迎來的是心志成熟的喜悅。

有人認為「事在人為」,有人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愈表面看,人、心、事之間的關係,愈是複雜難明,愈是千變萬化,愈是難轉變。其實那都是有序的,事情是遵循著道理在發生著、在變化著,成事有其必然條件,絕非偶然,通達者能知曉。所以有人說:「心想事成」,那心如果合乎成事的道理,怎能不成呢?

「知其不可而為之」如果不是愚昧無知,那麼到底是意味著什麼呢?是不是具有非凡志向的人,認準合於正道的路,憑著堅不可摧的意志、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成的決心,哪怕有再多再大的艱難險阻,只要走正路,都能克服萬難。秉持這樣堅守正道的信念而為之,如果還是不行,那就不斷淬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心性修養,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更加通達事理,事情也會出現轉機,最終必能成功。而更可貴的是,過程中所體現的偉大和成熟。

【延伸思考】
1、「知其不可而為之」也有堅忍不拔、意志堅強不容易動搖等意思,這樣的人做什麼好事,往往容易成功。許多人往往太在意結果,其實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利用做事的過程,把握機會,通達事理,淬煉自己。

試試看:做一件自己平時覺得很困難的事,不要感到挫折或想結果如何,只想著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檢視看看自己的意志是否夠堅強,能否解決遭遇的各種困難。

2、現代人意志力薄弱,缺乏鍛煉的很多,做很多事也都無法堅持,總是輕言放棄,心裡很是挫折。你知道造成現代人意志力薄弱的原因嗎?說說看你自己鍛煉意志力的有效方法。

【成語故事】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記載在《列子·湯問》中的一篇古代故事 。

在冀州的南部,黃河的北岸,有兩座高山叫做太行和王屋,這兩座山佔地方圓七百里,高有數萬尺,北山住著一位叫做愚公的老翁,他年紀已經將近九十歲了,他就住在這兩座高山的正對面。由於這兩座高山阻擋了往北的通道,無論進出都要繞很遠的路,愚公對這個情況非常的頭痛。

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他說:「我想和大家一起盡力來剷平這兩座山,使這條路一直暢通無阻直到豫州南部,漢水南岸,大家覺得如何?」家人紛紛表示贊同,但是愚公的妻子有點不以為然地潑冷水,說:「我看以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小小的山您都動不了了,你又怎麼能夠奈何得了太行和王屋這兩座高山嗎?況且,我們要把那麼多土石堆到哪裡去呀?」於是家人討論了一番,決定要將土石堆到渤海邊上、隱土的北面去。

愚公就挑了三個比較能夠挑負重擔的子孫,跟著他一起去鑿石頭、挖泥土,然後他們把挖下來的土石,用畚箕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孩,也蹦蹦跳跳地加入他們的行列,通常一個寒暑才能回家一趟呢!

河曲智叟看到愚公他們這麼辛苦,就譏笑他說:「你也太沒有自知之明,太自不量力了吧!你看你這麼大把年紀,又這麼一點點力氣,我看你連山上的一根草都毀不了啊!你怎能奈何得了那麼多土石呢?」愚公長歎一聲回答他說:「唉,你的思想太頑固了,我看你連寡婦和弱小的孩子都還不如,我就是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但是這兩座山又不會長高,又不會長大,我有什麼好擔心挖不平他們的呢?」河曲智叟聽愚公這麼一說啞口無言。

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情,他真的很擔心愚公要領著子孫這樣世世代代的挖下去,所以,他把這件事情報告了天帝。天帝知道以後,被愚公堅毅的精神所感動,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兒子各背負一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東邊(山西省的東部),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部(現今陝西、甘肅省一帶地區)。從此以後,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都還有向不可能挑戰的雄心和毅力,人們現在在鼓勵人家要勇於面對困難的挑戰,要有恆心、有毅力的時候,都會說要傚法愚公移山的精神。

(正見網: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3/9/27/2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