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一式 | ㄩˊ ㄧㄣ ㄖㄠˋ ㄌㄧㄤˊ |
---|---|
漢語拼音 | yú yīn rào liáng |
同義詞 | 餘音繞樑 繞梁之音 繞梁三日 繞樑三日 繞樑之音 餘妙繞梁 餘響繞梁 餘音嫋嫋 裊裊餘音 歌聲繞樑 歌聲繞梁 餘聲三日 |
出處 | 《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 晉陸機《演連珠》:「臣聞應物有方,居難則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蘭所難,繞樑之音,實縈弦所思。」 南朝·梁·蕭統《七契》:「初音魚踴,餘妙饒梁,何止田文慨慷,劉靖心傷而已哉!」 晉·張華《博物誌》卷八:「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鬻歌假食而去,餘響繞樑,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宋‧蘇軾《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諸君聽小子講書,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裊裊餘音哩。」 |
釋義 | 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或作『餘音繞梁』。 餘音環繞屋梁旋轉不去。形容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 繞樑之音:形容歌聲美妙動聽,長久留在人們耳中。 餘響繞梁:形容歌聲高亢圓潤,餘韻無窮。亦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餘音嫋嫋: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裊裊餘音: 裊裊:宛轉悠揚。餘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束後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迴響在耳邊。 餘聲三日:形容樂聲餘韻無窮,不絕於耳。 |
例句 | 受罪半天,能聽到一段迴腸盪氣的唱兒,就很值得,「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確是真有那種感覺。(梁實秋《聽戲》) 這場音樂會餘音繞樑,令觀眾久久不能忘懷! 能讓人感到餘音繞樑的節目,一定是很震撼人心的。 她那美妙的歌聲繞梁三日,不絕於耳。 韓娥過齊雍門,鬻歌假食,既畢,而餘響繞梁,三日不絕。★唐·李亢《獨異志》卷中 她已離去,但她那美妙的歌聲仍然裊裊餘音,不絕於耳。★於明之《走在羊腸小道上》 但令聞一曲,餘聲三日飛。★北周·庾信《聽歌一絕》 |
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
相似詞 | 六馬仰秣,迴腸蕩氣,餘音繚繞,洋洋盈耳,泠泠不絕,不絕如縷,不絕於耳 |
相反詞 | 不堪入耳 |
餘音繞梁 餘音嫋嫋 繞梁之音 餘妙繞梁 餘響遶梁
「梁」的異體字。
[形]
柔軟美好。如:「裊娜」、「裊裊婷婷」。漢.王延壽〈王孫賦〉:「緣百仞之高木,攀窈裊之長枝。」
[動]
1.搖曳、擺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風裊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明.陳子龍〈訴衷情.小桃枝下試羅裳〉詞:「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2.繚繞。如:「裊繞」。宋.柳永〈雪梅香.景蕭索〉詞:「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
[形]
1.嬌柔美好。通「裊」。如:「嫋娜」。《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柔橈嬛嬛,嫵媚姌嫋。」
2.音調悠揚婉轉。如:「餘音嫋嫋」。宋.蘇軾〈觀臺詩〉:「殘磬風中嫋,孤燈雪後青。」
[動]
搖擺、擺動。通「裊」。晉.陸雲〈為顧彥先贈婦往返〉詩四首之二:「雅步嫋纖腰,巧笑發皓齒。」唐.白居易〈答元八宗簡同遊曲江後明日見贈〉詩:「水禽翻白羽,風荷嫋翠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