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鑒前毖後

注音一式ㄐㄧㄢˋ ㄑㄧㄢˊ ㄅㄧˋ ㄏㄡˋ
漢語拼音jiàn qián bì hòu
同義詞鑑前毖後
出處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藝文·老林說》:「鑑前毖後,通三省而籌之,為曲突徙薪之計,建久安長治之謀。」
釋義指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鑒,以後謹慎行事,避免重犯。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相似詞懲前毖後
萌典 教育百科

難字註解

ㄅㄧˋ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動]
1.謹慎。如:「懲前毖後」。《書經.畢命》:「毖殷頑民,遷于洛邑。」唐.孔穎達.正義:「惟殷頑民,恐其叛亂,故徒於洛邑。」
2.辛勞。《書經.大誥》:「無毖于恤,不可不成。」唐.孔穎達.正義:「言無勞于征伐之憂也。」
[形]
泉水流動的樣子。《詩經.邶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漢.鄭玄.箋:「泉水流而入淇。」《文選.左思.魏都賦》:「溫泉毖涌而自浪,華清蕩邪而難老。」

ㄐㄧㄢˋ jiàn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名]
1.鏡子。同「鑑」。《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鑒,不可以茹。」漢.鄭玄.箋:「鑒 ,鏡也。」
2.視察的能力、見識。《梁書.卷二七.到洽傳》:「樂安任昉有知人之鑒。」
3.借鏡。《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動]
1.照。漢.秦嘉〈留郡贈婦詩〉三首之三:「明鏡可鑒形。」
2.審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季札鑒微於興廢。」
3.請人看信的意思,多用於書信中。如:「鈞鑒」、「大鑒」、「臺鑒」。

ㄐㄧㄢˋ jiàn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名]
1.鏡子。《莊子.德充符》:「鑑明則塵垢不止。」《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2.視察、觀照的能力。如:「知人之鑑」。
3.可以作為警戒、警惕的事。如:「前車之鑑」。《墨子.非命下》:「為鑑不遠,在彼殷王。」
4.作為證明的信物。如:「印鑑」。
5.姓。如明代有鑑明復。
[動]
1.照。《莊子.德充符》:「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滇遊日記三》:「泉混混平吐,清洌鑑人眉宇。」
2.審察、視察。三國蜀.諸葛亮〈正義〉:「魏不審鑑,今次之矣。」唐.王勃〈為人與蜀域父老書〉:「鑑物於肇不於成。」
3.警戒、戒勉。唐.杜牧〈阿房宮賦〉:「後人哀之而不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