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唇亡齒寒

注音一式ㄔㄨㄣˊ ㄨㄤˊ ㄔˇ ㄏㄢˊ
漢語拼音chún ㄨㄤˊ chǐ hán
同義詞脣亡齒寒 唇揭齒寒 唇竭齒寒 脣揭齒寒 脣竭齒寒
出處《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明上今不相救,恐脣亡齒寒,亦非明上之福也。
《莊子·胠篋》:「故曰,唇竭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
《淮南子·說林訓》 :「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塞,唇竭而齒寒。」
釋義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唇:嘴唇。亡:無,沒有。寒:寒冷。
沒有嘴唇,牙齒就會受冷。比喻雙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
“亡”解作“無”,不是“死亡”之意。
可拆開使用,如“唇亡則齒寒”。
常與“輔車相依”連用。
此語主要起描寫作用。
例句這兩家公司有著多種業務關係,正所謂是唇亡齒寒。
我們兩國利害一致,唇亡齒寒,有困難應該互相幫助。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國家、人際之間的關係。
相似詞休戚相關,巢毀卵破,巢傾卵破,脣齒相依
相反詞互不相干,素昧平生
相關詞假道伐虢
成語故事萌典 教育百科
	脣亡齒寒

難字註解

(二)ㄓㄣ (二)zhēn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形]
驚駭。《說文解字.口部》:「唇,驚也,從口辰聲。」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脣」的異體字。

(一)ㄐㄧㄝ (一)jiē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動]
1.舉、高舉。如:「高揭義旗」、「揭竿而起」。《戰國策.齊策四》:「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遇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2.公開表露出來。如:「揭露」、「揭短」、「揭底」、「揭曉」。
3.掀開、拉開。如:「揭幕」、「揭鍋蓋」。唐.韓偓〈復偶見三絕〉之三:「半身映竹輕聞語,一手揭簾微轉頭。」
4.把黏在物體上面的東西撕下。如:「揭膏藥」、「揭瘡巴」、「揭下壁報」。
5.肩負。《莊子.胠篋》:「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唐.杜光庭《虯髯客傳》:「乃紫衣戴帽人,杖揭一囊。」
[名]
姓。如唐代有揭鎮,清代有揭暄。

(二)ㄑㄧˋ (二)qì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動]
提起衣襟。《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道中水漫數寸,仍揭而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