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由自己的所想所做,進而推想到別人所想所做的事。
春秋時代,有一年隆冬,齊國地方大雪,一連下了三晝夜都沒有停止。齊景公披著一件狐腋皮袍,倚身在堂側欣賞雪景。他愈看愈覺得景緻新奇,心裡盼望著如果再下幾天大雪,那麼景色不是比現在更美麗更動人了嗎?這時,齊國的大夫晏子(名嬰)走了進來,在景公的旁邊站著,若有所思地望著從天空飄落下來的朵朵白絮。
景公眼見這片銀色世界,興致很高,對晏子說:
「今年的天氣真怪。你看,連下了三天大雪,地上幾乎被一片盈尺的白雪所掩蓋了,可是天氣很好,一點都不冷,倒是春江水暖的時候啦!」
晏子看看景公的身體被暖和的皮袍裹得緊緊的,而且又在升著熊熊火盆的室內,不覺故意追問了他一句:
「真是天氣一點也不冷嗎?」
景公點點頭,還很有趣地笑了一笑,意思彷彿是說:像我這樣有年齡的人,都感覺不出來了麼?
晏子知道景公還不了解他的意思,就很爽直地對他說道:「我聽說從前的那些賢明君主常常有這種情況:自己吃飽了,要去想想也許還有人在飢餓;自己穿著皮衣重裘,要去想想也許還有人在凍著;自己安安逸逸在家裡度著快樂的日子,也要去想想也許還有人在外面苦著...。可是你呢?你卻什麼都沒有為別人去想想!」
景公被晏子說得面紅耳赤,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絕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管別人,應該處處從自身的體驗中去為別人想想。後人因此便將這個故事引申為「推己及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