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河南地方有個名叫樂羊子的人,這人有位妻子非常賢慧。有一次,他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拿回家去。他的妻子便對他說:「我聽說從前有志氣的人是不喝盜泉之水(論語,撰考讖曰,水名盜泉,仲尼不漱。);廉潔者,是不受嗟來之食的;這塊金子既然來歷不明,你怎麼可以把他拿回來呢?」樂羊子一時覺得得難為情,便把那塊金子重新放回原來的地方。
後來,樂羊子到那遠的地方去尋師求學,過了一年,就回來了。他的妻子正在織布,見他突然回來,便問他說:「你的學業已經完成了?」
樂羊子搖搖頭:「還沒吶!因為我很想念你,所以先回來一趟。」
樂羊子的妻子聽樂羊子這樣說,便立刻拿出一把剪刀走到織布機前,把機上正在編織的布,全部剪斷。說:「這布的原料產自蠶繭,而由織布機織成;一絲一絲地累織成寸、成丈、成匹。現在我把他剪斷了,前功盡棄,徒然枉費了許多時日。這情形正和你在外求學一樣:也是要日積月累的去鑽研,方能有所成就,若中途而廢,這不是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嗎?」
樂羊子不禁被他妻子的這番言語和舉止所感動,就又外出繼續求學,一別七年,直到學成後才回家來探望他的妻子。不久,他果然得到魏文侯的賞識和重用,著實做了一番了不起的事業。
※比喻作事或為學,中途停頓,有始無終,以致前功盡棄,枉費時日。「漢書」「烈女傳」:「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士,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這句成語出自「中庸」這本書,故事是出自「漢書烈女傳」,指求學、創業或幫助別人,做到一半停止,就前功盡棄了。
文化課教材(高級):半途而廢(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6/16/44294.html
◇◇◇ ◇◇◇ ◇◇◇
【原文】
子曰:「素隱行怪(1),後世有述(2)焉,吾弗(3)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4)而廢(5),吾弗能已(6)矣。君子依乎中庸(6),遯世(7)不見知而不悔,唯(8)聖者(9)能之。」(《禮記·中庸》)
【批注】
(1)素隱行怪:探究隱僻的道理,而行事詭異,用來求取名聲。
(2)述:記述、說明。
(3)弗:不。
(4)塗:道路,通「途」。
(5)廢:放棄。
(6)已:停止。
(7)中庸:處事無過與不及。
(8)遯世:逃離世人,不為人所知。遯,音盾。
(9)唯:只有。
(10)聖者:即聖人,指品德完美的人。
【故事闡述】
孔子說︰「專門去研究隱僻難懂的道理,並做些怪異荒謬的事情,來欺騙世人,求得美名,即使因此而受後人記述讚揚,我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又有些才德不錯的人,依循中庸之道去做,但中途卻放棄不做了,我是斷然不會停止的。真正才德兼備的人,為人處事會遵循中庸之道,無過無不及的努力實行,即使隱居山林,終生不被世人知道,也絲毫不後悔,而這只有品德完美的聖人才能夠做到。」
後來,就引申出「半途而廢」這句成語,比喻一個人做事有始無終。
【討論】
(1)文中孔子說的哪一種人做的太過了?哪一種人又做的不夠?怎麼做才能達到不偏不倚的中庸聖者的標準?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做過半途而廢的事情?帶給你什麼啟示?請跟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登山攻頂的時候最辛苦,千萬要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
例:長輩常常會告誡晚輩,做事一定要有恆心,不可以半途而廢。
【相似成語】
有始無終;半途自畫;半途而罷;功虧一簣;前功盡棄;中道而廢;中道而止
【課後時間】
(1)試找一個相似成語的故事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