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小時候就成為孤兒由他的嫂子撫養。他刻苦自學。年輕時代就博覽群書,在學問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十五歲到京城,擔任國子監博士,後來又被提升為刑部侍郎。
  當時佛教盛行,連唐憲宗也很祟尚佛教。他聽說有所寺院裡安放著一塊佛祖釋迎牟尼的遺骨,便準備興師動眾,把它迎進宮裡禮拜。韓愈對此很反感,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加以反對。其中提到,佛教傳人中國後,帝王在位時間都不長;想拜佛求保佑的,結局必然是悲慘的。
  唐憲宗看了這表。十分惱怒,認為韓愈不只是故意與自己作對,而且用歷史來影射自己活不長。為此,要將韓愈處死,虧得宰相為他說情,才改為貶職,到潮州任刺史。
  唐朝中期,中央統治權力日益削弱。憲宗執政後,改革了前朝的一些弊政,因此中央政權的統治有所加強。被貶到潮州的韓愈,針對這一情況,再次給憲宗上了《潮州刺史謝上表》,極力為憲宗歌功頌德,以便重新得到信任,回到朝廷工作。
  在這道表中,韓愈恭維憲宗是扭轉乾坤的中興之主,並且建議憲宗到泰山去「封禪」。封禪,是一種祭祀天地的大典。古人認為五嶽中泰山最高,登到山頂築壇祭天稱「封」,在山甫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禪」。
歷史上有堯、舜、禹、湯、周成王、秦始皇和漢武帝曾舉行過這種大典。韓愈這樣建議,是視憲宗為有作為的帝王。韓愈還在這道表中寫道「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韓愈在這道表中隱約地表示,希望憲宗也讓他參加封禪的盛會,並說如果他不能參加這個千年難逢的盛會,將會引為終身的遺憾。
  後來,憲宗把他調回京都,讓他擔任吏部侍郎。
  韓愈所說「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後來成為成語「千載難逢」。「載」就是年,「逢」指遇到。千年也難得碰到一次。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千載難逢」有時也演變為「萬載難逢」或「千年難遇」等詞,都是同樣的含義。
  人生中有「千載難逢」的機緣,如果失之交臂,會成為終身遺憾,所以人們常常講要珍惜機緣。


《細說成語典故》
  千載難逢 qiān zǎi nán féng

  一千年也難以遇到。形容機會或境況極為難得。

  典出南朝齊庾(gǎo)之《臨終上世祖表》:「臣以凡庸,謬僥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唐代韓愈在《潮州刺史謝上表》一文中也用了「千載難逢」(原文作「千載一時」)這一典故。

  當時的唐憲宗李純(806〜820年在位)很崇拜佛教。憲宗聽說某個寺院裏供奉著一塊佛骨——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遺骨,便打算隆重地把它迎進皇宮,以便朝夕虔誠地禮拜。時任監察禦史的韓愈認為皇帝這麼做很不應該,便上《諫迎佛骨表》,明確表示反對。

  憲宗看了韓愈的奏章,十分惱火,欲將韓愈處死。後經大臣們說情,死罪改為被貶到潮州(今廣東省潮州市)去作刺史。

  憲宗後來革新了一些前朝的弊政,攻固了中央政權,呈現出一些中興氣象。于是韓愈便寫了《潮州刺史謝上表》上呈皇帝,建議憲宗到泰山封禪(shàn)—— 封禪是歷史上皇帝在泰山舉行的祭禮天地的盛典——這分明是把憲宗奉為英明傑出的君主。「謝上表」的結尾處,韓愈請求憲宗帶他去泰山參加封禪大典,說是「當此之時,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此後,人們把「千載一時不可逢」,將就南朝庾氏之語,並成「千載難逢」。

  也作「千載難遇」、「千載一遇」、「千載一會」、「千載一逢」、「千載一時」、「萬世一時」、「千世一時」、「千載奇遇」。

  (王成綱)
FROM: 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379-5-9.shtml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