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勢衰力竭,不能有所作為的意思。「漢書」「韓安國傳」:「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
西漢時代,有韓安國其人者,他在梁共王時,本是京城朝廷的官吏,後因觸犯國法,而被削去官職,賦閒在城安(今河南蘭考縣東南)故居,度著他那栽花養鳥吟風弄月的隱士生活。直到漢武帝(劉徹)登位,任用田蚡為太尉,他才因賄賂田蚡,而由武帝派他去任北地的都尉;後調陞大司農。之後,由於韓安國平定蠻亂有功,武帝又提升他為御史大夫。至此,他的官運仕途,真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亨通極了。
這時,匈奴方面突然派遣了使者到漢朝來媾和,武帝因一時決不定究竟應該怎樣做,便召集了朝廷的文武大員,共同來研究討論這件事。其時,有個名叫王恢的,過去曾在邊疆地方做過幾年的官;對於匈奴的情況相當熟悉了解。但他的意見,不但不主張和匈奴媾和,並且建議朝廷應立即採取行動發兵到邊疆去討伐。在座的官員們聽了王恢的這番說話,個個都保持緘默,不表示意見。唯有韓安國卻起來大聲反對。他說:
「現在匈奴依仗著其兵力的日益壯大,而它又常常神出鬼沒,流竄不定,所以我們如果要派兵到幾千里外的地方去圍剿它,非僅很難獲得成功,甚至連人馬都會因此感到疲憊不堪;而匈奴呢,卻恰好給它以逸待勞的機會。這情形就像是箭矢到最後沒有力量的時候,盡管連最薄的綢也沒有辦法穿過;狂風的尾巴,連極輕微的羽毛都不能將其吹動。自然,這並不是它從一開始就沒有力道或力量薄弱,而是它到了最後,氣衰力竭,不能有所作為也。因此,依我的看法,我們在此時此地發兵聲討匈奴,實在是大大的不智,倒還不如同他締約媾和的好!」
武帝與在座官員,都覺得韓安國的見解很有道理,於是這一場可能發生的戰事,就此冰消瓦解。
後人因此,凡見人處理事情已經到了氣衰力竭,不能發生作用的時候,就管它叫「強弩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