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徒增 mǎ chǐ tú zēnɡ
徒,白白地。馬的牙齒白白增加。馬的年齡用牙齒的數量表示。借指年齡日益增長而無所成就。自謙之詞。
典出《左傳•僖公二年》。
魯僖公二年(658),晉獻公蓄意要並吞虢(guó,周代國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國。但是,從晉國(以今山西為主)去攻打虢國,必須取道虞國。虞國是否允許,是個難題。
大夫荀息向晉獻公建議:「大王,依小臣之見,可用駿馬和美玉賄賂虞國,以求他借路。」晉獻公沒有反應,因為他實在捨不得他的駿馬和美玉。於是,荀息又說:「大王,駿馬和美玉可以失而復得,而虢國卻不可多得啊。」晉獻公沈思半晌,接受了荀息的意見。
虞國國君對晉國獻來的美玉和駿馬十分喜愛,便答應晉國取道虞國去攻打虢國的要求。於是晉國輕而易舉地就滅亡了虢國。
勝利沒給晉獻公帶來多少歡樂,他反而終日悶悶不樂。荀息猜出了國君的心事,就說:「小臣曾說過,『駿馬和美玉可以失而複得』,現在虞國對我們毫不設防,我們可以就勢滅掉虞國,奪回駿馬和美玉。」
晉獻公同意了。班師途中,晉國占領了虞國。荀息手捧寶玉,牽著駿馬,對晉獻公說:「美玉還是那塊美玉,但是『馬齒加長』了。」
後「馬齒加長」被煉為典故「馬齒徒增」。也作「徒增馬齒」、「馬齒徒長」。
(王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