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比喻空廢時日,長久拖延的成語“曠日持久”最早記載見于《戰國策.趙策》,出處有兩個,並且都和名將趙奢有關系。其中一個故事是:

  處在北方的燕國,把宋國人榮封為高陽君,派他帶領大軍攻打趙國。趙國的國相平原君和趙王議決,準備把濟東的盧高、唐平、原陵三個縣區的大小五十七座城市,割讓給齊國,以換取齊國的大將安平君田單來趙,率領趙軍來抵抗燕軍。馬服群趙奢知道了這件事,氣衝衝來見平原君,質問說:“我們的國家,難道竟沒有人到這種程度了嗎?您為了請安平君來當趙軍的統帥,就把濟東的三個縣五十七座城市白送給齊國。這些城市,是我和敵國苦戰,消滅敵軍殺掉敵將才從敵國手裡奪來的。現在您把它給了齊國,只不過是為了請安平君來帶領我國的軍隊。我國難道竟沒有人到這種程度!再說,您為什麼不讓我去帶兵呢?我為了抵罪,曾經在燕國呆過一段時間,燕王任命我作過上谷的鎮守官。燕國的軍事要塞和運兵險路,我全知道。讓我帶兵迎戰,保證在百天之內,不等他國的援燕軍隊來到,我就把燕國拿下來了。那麼,您為什麼還請求安平君來為趙將呢?”平原君不願聽趙奢的意見,搖著手說:“將軍您消消氣,別管了吧。我已經向君王說過了,君王有幸聽從了我的話。請將軍不要再說了!”趙奢不肯罷休,反而抗聲叫道:“您錯了!您錯了!”接著,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說:“您所以一定要請安平君帶兵抗燕,大約是認為齊國和燕國,有著來國血戰的深仇大恨,他會出死力替我國打仗吧?但在我看來,卻不是這麼回事。因為,假使安平君是愚蠢的人,固然對付不了榮盼;假使安平君是聰明的人,又不肯會認真的和燕國人作戰。這兩種情況,安平群必然處于一種。就算往好的一面說,安平君假使是聰明人,那麼他為什麼會為趙國的強大出力呢?要知道,趙國打勝了,強大起來,齊國就別想當霸主了!現在齊國拿著趙國的強兵,去陰攔燕將,避免了自己受侵,對他們有好處。安平君肯定會空廢時日,拖延戰事,打它好幾年,把我國的兵力和後備力量,全消耗在戰場裡,把我們的戰車、衣甲、兵器等搞壞弄損;把我們的軍需儲備庫和糧倉用光吃空。直到燕趙兩國同樣被拖得精疲力盡了,他才收兵歸來。有意削弱兩國的實力,沒有比這再明顯的了。”可是,平原君到底沒有採納趙奢的意見,還是用五十七座城市把安平君請了來,讓他帶領趙軍和燕軍對抗。到了夏天,就把趙軍弄得吊起鍋兒沒飯吃了,雖然也從燕國手裡奪過來三座城,但是沒有一座城的長度超過三百丈的。果然象馬服君趙奢所預料的那樣。

  別一則故事發生在趙惠文王三十年。這時田單因為避禍逃難到趙國,被趙王封為都平君。田單在一次和趙奢談話中,曾表示對趙奢打仗靠兵多有點不佩服,遭到趙奢的反駁。趙奢駁語裡有“現在把古代的所謂萬國,劃分為七個大國,每個大國都擁有幾十萬大軍,可以曠日持久好幾年”的話。經過趙奢的詳細分析實例,最後使田單心服了,他羞愧地長嘆說:“在知兵這點上,我達不到您這樣的地步啊!”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