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孔孟之道

成語眾生相(八十二)

孔孟之道,孔子與孟子的學說及主張。 指儒家思想。 明胡廣《性理大全書·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生而道始行,孔子,孟子生而道始明。孔孟之道,週、程、張子繼之;週、程、張子之道,文公朱先生又繼之。此道統之傳,歷萬世而可考也。」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 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先世是宋國貴族,少「貧且賤」,及長,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 曾聚徒講學,從事政治活動。 50歲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為了抑制三大夫家臣勢力,定計「墮三都」,結果失敗。 後又周遊列國,自稱「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終不見用。 晚年致力教育,相傳他曾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把魯史官所作《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弟子相傳先後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餘人。 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說,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即所謂「忠恕」之道,但「仁」以「禮」為規範。 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張,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在維護貴族統治的基礎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論點。 自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2000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 封建統治者一直把他尊為聖人。 現存《論語》一書,記有孔子的談話以及孔子與門人的問答。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 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 受業於子思的門人。 曾在宋王偃稱王時遊歷宋國、滕國,入魏先後會見魏惠王、魏襄王,繼而任齊宣王的卿。 因主張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等著書立說。 提出「民貴君輕」說,勸告統治者重視人民。 反對武力兼併,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一天下。 並極力主張「法先王」,「行仁政」,恢復井田制度,省刑薄賦,達到「黎民不飢不寒」,以緩和階級矛盾。 肯定人性生來是善的,提出有所謂「不慮而知」的「良知」和「不學而能」的「良能」;但也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在儒家哲學中形成一個唯心主義的理論體系,對後來宋儒有很大影響。 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著有《孟子》。

孔孟之道成了東方文明古國的「聖經」,連孔孟兩人的故鄉「鄒魯」都成了文明的代名詞,乃至孔孟兩人的壽數皆為老人難過的「檻儿」———「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云云。 □吳詠青
FROM: 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3-11/22/content_1058701.htm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