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樂業」——安定地居住,愉快地從業。這是一句常用的成語,意義也很淺近,可是它的來源卻相當久遠。早在春秋時代,老子(老聃(dan))就曾說過:「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裡所謂「安其俗,樂其業」,就是成語「安居樂業」的前身。不過,老子的這段話,在不同版本的《老子》一書中,原文的個別字句稍有出入,例如有的版本中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而《莊子》的《胠篋(qu-qie)篇》也有一段話,看來就是直接引述老子的話,它說:「……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裡所謂「安其居,樂其俗」,或「樂其俗,安其居」,也都是成語「安居樂業」的前身。不過,老子的這段話,認為各國各地區的人民,各有自給自足的經濟,可以各自安居樂業,不需互相往來交流,這種閉關鎖國的狹隘保守觀點,今天看來似乎不妥。而他還認為只有這樣才是「至治之極」——治理得最好的理想世界。
老子此論,在當時以及後來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還有不小的影響。上述《莊子》的所述,便是一個例證。漢代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貨殖列傳》中,曾表示不同意老子的這個說法(參看「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另一位漢代的史學家班固,卻在他的《漢書·貨殖傳》中,重複了老子的論調,它說:「……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雖見奇麗紛華,非其所習,譬猶戎、狄之與於越,不相入矣。」大意是說:父兄前輩的風俗禮節,勞動技能,子弟後代不需要怎麼學,便會容易地掌握,繼承下去。各地區的老百姓就這樣各按傳統方式生活,安居樂業,吃飽穿暖,雖然別的地區有新穎美好的事物,也不一定適合他們的需要,譬如西北地區戎、狄等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對於江、浙一帶來說,就搞不到一塊。
其中「安其居而樂其業」一句,卻更接近成語「安居樂業」了。
同是《漢書》,在《谷永傳》中作「安家樂業」。據載,谷永曾向漢成帝上書,其中有一段,建議把壓在老百姓身上的各種負擔,減輕一些,以安撫民心,鞏固封建統治。原文是這樣的:「……務省繇役(yao-yi),毋奪民時,薄收賦稅,毋殫(dan)民財,使天下黎元鹹安家樂業。……」
《三國誌·魏志·賈詡傳》作「安士樂業」。據載:曹操攻取了荊州之後,準備沿著長江向東進軍,直逼江東的吳國。賈詡不同意,勸曹操道:「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所謂「安家樂業」,「安土樂業」,同「安居樂業」的意思完全一樣。而「安居樂業」這句成語的首先正式出現,有文可據的,大概要算後漢人仲長統的《昌言》一文,它說:「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