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完整無缺,謂之囫圇。囫圇吞棗,就是含糊了事,食而不知其味的意思。「朱子語錄」:「道是個有條理的,不是圇圇底物。」
古時候,有一個醫生向大家介紹生梨和棗兒的營養,他說:
「生梨對人的牙齒很有幫助,但是對脾臟卻百害而無一利。至於棗子呢,它的功能正好知梨是適值其反:對人的脾臟很有益處,但是對牙齒卻有極大的害處。」
這時,旁邊有一個人,聽了醫生的話後,不禁插口笑道:
「我倒有個兩全其美的好方法,既可以吸收棗兒和梨的營養,而又能避免它們的害處」。」
那位醫生聽了,很感興趣地問他:「你有甚麼好方法呢?」
這個人故意舔舔舌頭,抹抹嘴唇,不慌不忙地說:
「當我吃梨的時候,我只用牙齒嚼一嚼,可是不讓它嚥到肚裡去,這樣不是可讓牙齒有益,而免得妨害脾臟嗎?等到吃棗兒的時候,我就不用牙齒去嚼,而讓它一口一個吞到肚子裡去,這樣不是就可以讓棗兒對脾臟有益,又不妨害牙齒嗎?」
那位醫生倒被他說得目瞪口呆,一時答不上話來了。
從此,人們便把他這種吃棗子的方法叫「囫圇吞棗」。用以比喻求學或理解事物,含糊其事,敷衍塞責,不求進一步的徹底瞭解。這情形就如同他不用牙齒咀嚼,而將整顆的棗子吞進肚子裡一樣:即食而不知其味,棗核更無法消化。
說明:
這句成語出自朱子語錄,譬喻人們讀書不求甚解,或理解事物不求深入,彷彿一口把棗兒吞下肚,並沒有品嘗棗兒的味道。
舉例:
1. 我們用囫圇吞棗的方法讀書,是沒有收穫的
2. 小明做事一向都是囫圇吞棗,不仔細思考。
成語故事:囫圇吞棗
作者: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正見網2008年11月11日】
【原文】
若是知有底人(1),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2)吞個棗。(《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趙州大蘿蔔頭》)
【註解】
(1)知有底人:有智慧的人。
(2)渾侖:也可作「囫圇」、「渾淪」。指整個、完整的。
【故事闡述】
曾經有位僧人問一名叫趙州的和尚:「是否曾親眼見過當代出名的南泉大師?」趙州回答說:「鎮州生產大蘿蔔頭」。聽了趙州的回答後,這位僧人自覺無趣就走了!但是趙州此番回答,若是換做傳入有智慧的人耳內,那就不一樣了。鎮州出產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不正如趙州這名和尚會去參見南泉大師一樣,也是沒有什麼好問的嗎?
這件事就像曾經有僧人問過九峰和尚:「您是否親眼見過延壽和尚?」九峰一句話便回答:「你認為山前的麥子成熟了沒?」
這兩個問答聽在有智慧的人耳裡,可以細嚼慢咽,回味無窮;若是聽在沒有智慧的人耳中,可能就會像把棗子沒有咀嚼,整個吞下肚,絲毫沒有趣味。
後來原文中的「渾侖吞個棗」就演變成我們今天所說的成語「囫圇吞棗」,用來比喻理解事物非常的籠統含糊、不求甚解。
【討論】
(1)僧人問趙州的問題,為什麼趙州的回答從表面上看,令人摸不著頭緒呢?
(2)趙州和九峰的回答有什麼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呢?
(3)同樣一句話,聽在不同人的耳裡,就會產生不同的解讀內容。請你回想一下,不管是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也好,和同學之間的約定也好,有沒有類似的情形發生呢?
【造句練習】
例:你總是把書本上的知識,不管三七二十一、囫圇吞棗的快速讀過就去應考,難怪總是得不到好成績。
例:凡事理解透徹才動手去完成,你就不至於會被人說成做事囫圇吞棗了。
【相似成語】
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課後時間】
中國字中,把同樣的字上下迭在一起變為另一個字的例子很多,請你想想看,舉出三個例子。
【參考解答】
◎ 棗
◎ 出
◎ 多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1/11/5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