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是戰國時趙國的國王。為了使國家強大,他積極推行改革,號召全國“學胡服,習騎射”。改革使趙國強大起來,為使江山代代相傳,武靈王又提前退出王位,自己甘為“主父”,幫助扶持他的二兒子趙何當好國王。
武靈王的長子趙章,當初曾被立為太子。趙章眼看弟弟登上王位,自己則被封為安陽君,非常不滿,時刻想奪取王位。丞相肥義對武靈王忠心耿耿,對惠文王趙何也同樣忠心不二。肥義的好朋友李兌,看出趙章要爭奪王位,怕禍及肥義,勸他不管朝政,早留退路,以保平安。肥義對老朋友的忠告非常感謝,但他又表示,不能從命。
一天,惠文王趙何設朝召見群臣,公子章也來朝拜。武靈王看到長子章在其弟面前俯首稱臣的痛苦樣子,很覺可憐,就想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兄弟倆同時稱王。但由于大臣的反對,沒有實現。
有一天,武靈王和惠文王一同到沙丘遊覽,晚上,分別住在兩個行宮裡。公子章和部將田不禮見時機來到,立即行動。他們假傳聖旨,說主父要召見惠文王,企圖騙他出宮,中途暗害。肥義怕有不測,讓惠文王留在宮中,自己只身前往,被公子章和田不禮殺死。
武靈王叔父公子成和大臣李兌聞訊,領兵來救。雙方展開激戰。田不禮被殺。公子章兒狼狽逃竄,來到沙丘宮外,請父王救命。武靈王可憐兒子,命令開宮門接他入宮。
公子成和李兌追殺公子章,包圍了沙丘宮。公子章在沙丘宮已死。但他們害怕將來因圍宮之罪被武靈王殺害,所以仍不撤兵。
三個月後,武靈王餓死在沙丘宮中。惠文王隨同圍宮之軍隊撤回邯鄲。公子成和李兌救駕有功,被趙惠文王分別封為丞相和司寇。
“難至節見”本指國難到來,才顯出大臣的貞操,後泛指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