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孔子的兒子出生的時候,魯國的國君派人送來一條鯉魚,所以孔子給兒子取名叫孔鯉,字伯魚,意思是魯伯送的魚。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陳亢問伯魚:「你父親有沒有特別傳授給你甚麼?」伯魚說:「沒有啊。一次他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他問我:『學詩了嗎?』我說: 『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能掌握說話的技巧。』我就回去學詩。
  一次他又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他問我:『學禮了嗎?』我說:『沒有。』他說: 『不學禮,就不能立足於社會。』我就回去學禮,就聽過這兩次。」陳亢回去高興的說:「我今天問了一件事,卻得到三方面的收穫:知道了詩的作用,知道了禮的作用,也知道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


文化課教材(高級):問一得三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20/50309.html
◇◇◇ ◇◇◇ ◇◇◇

【原文】
陳亢(1)問於伯魚(2)曰:「子亦有異聞(3)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4)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5)其子也。」(《論語·季氏第十六》)

【註釋】
(1)陳亢:亢,音「抗」,即陳子禽,孔子弟子。
(2) 伯魚:孔鯉,孔子的兒子。
(3)異聞:特別的教誨。
(4)趨:疾走。
(5)遠:音「院」,不偏愛。

【語譯】
陳亢問伯魚說:「你有沒有聽到你父親特別的教誨呢?」伯魚答說:「沒有。有一次,父親一個人站在廳堂,我很快的走過庭院,父親就對我說:「你學詩了嗎?」我說:「還沒有。」父親就說:「不學詩,怎麼能心平氣和地和人講話呢?」我就退下去學詩。有一天,父親又一個人站在廳堂,我很快地穿過庭院,父親說:「你學過禮了嗎?」我又回答:「沒有」。父親就說:「不學禮,怎麼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呢?」「我就退下去學禮。我所聽到的教誨,就只有這些。」陳亢退下,很高興地 說:「我問一件事,反而得到了三件:知道學詩的道理,又知道學禮的道理,還知道君子對自己的小孩也沒有特別偏私。」

【研析】
本章言學詩及學禮的重要。為什麼孔子說《詩經》就可以懂得和人交往談話呢?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事理通達,而心氣平和,故能言」詩經記載包括自然、政治、宗教、昆蟲等多方面的事物,所以學習之後,自然明白事理並懂得與人交往。那為什麼學《禮記》可以懂得立身處世之道呢?因為《禮記》記載各種禮節的道理和規矩,詳加瞭解,便能對涵養品德產生潛移默化之效,自然處世穩重。此外,由文中可知孔子教育學生和兒子的態度並無二心,真不愧是無私的教育家。

【延伸思考】
1、陳亢為什麼會問伯魚問題?你曾經有類似的經驗嗎?現在想一想是什麼心態下的體現?
2、古人「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你覺得現代的人要學習什麼才懂得「言」與「立」之分際?

【相關資料】
《詩經》裡的智慧

據《史記• 孔子世家》說,歷史流傳下來的古詩有三千餘篇,是孔子從其中選錄了312首,而成了後來的儒家典籍之一的《詩》,所以孔子本人就有「詩三百」之說。只選錄 了三百餘篇,僅取其十分之一,可見其精簡和謹慎。

古詩的來歷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漢志》云:「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禮記•王制》亦有「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詩》中的「風」,就是由各地方採集而來的。古代官府采詩,是為了瞭解各地老百姓的風俗和生活狀況,從而為了糾正自身的不足和錯誤的。古人詠詩,也不是簡簡單單的抒胸臆,也不像今天的人在那裡發洩個人情緒。古人的言行,都是符合道德的。再者說,按今天的標準來看那個時候的人,簡直是出口即成頌發言便成詩的。言行都不離於道德之外,當然是簡潔美好而又內涵深刻了,因為有道德的深層內涵在裡面。

《詩 •邶風•簡兮》表面的意思描述了一種叫做「萬舞」的大型宮廷舞蹈場面。這種舞蹈先是武舞,舞者手執兵器,後是文舞,舞者手執禽羽和樂器。《簡兮》有言:「碩人俁俁,宮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意思是一個魁梧的大力武士在領隊舞蹈,手裡拿馬韁繩就像拿自己的帽子帶一樣。那麼雄壯威武的戰士,卻這麼愛惜馬匹。對一匹馬尚且如此,那他對人會是什麼樣就可想而知了。當時的人認為,只有符合了做君主和父母的道德標準,才可以說是稱職的,也就是作為君主要尊敬臣子,作為父母要慈愛子女,只有這樣,臣子才會發自內心地忠誠,子女才會發自內心地孝順。因此,看到武者表演得這麼生動,讓自己也深受教誨,觀看的君主就高興得賞賜了舞者一爵酒。

這首詩是觀看的老百姓作的。百姓不但看懂了舞蹈的場面,還看到了裡面的道德內涵。這可以說明當時的人都是具有高尚道德的。讀到「執轡如組。」孔子說:「審此言也,可以為天下。」可是子貢卻只看到了這亂哄哄的場面。就說:「怎麼這麼亂糟糟的!」孔子就跟他說:「不是說亂哪,表面的場面好像亂,其實是井然有條的,是宣化道德的。」(謂其為之於此,而成文於彼也。)是啊,懂得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別人要像對待自己的尊敬和客氣、寬容,這就是孔子的仁恕之道。「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篇第十二》)因此古人認為: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懂得了這樣的道理,在孔子看來足夠治理天下了。《易》裡面有同樣的道理「運於近,成文於遠。」

在古代,文的一個意思是道德,比如:文治,以道德治理國家;文化,用道德化育百姓;周文王德文也是道德的意思。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經天緯地曰文」(《左傳•昭公二十八年》),道德必然是能夠經天緯地的了。孔子所慨歎的「斯文」應該就是斯道德也。

那麼武在古代的意思是什麼呢?根據甲骨文的象形來看,在古老的過去,武是從止從戈,可不是今天的用武力制止、用蠻力壓制等簡單的野蠻行為。在《易經•系辭下傳》記載著這樣的話:「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首先,他們根據乾坤的大道,也就是天地的準則,採取修己的方式,也就是遇到問題看自己的方式很好地治理了天下。其次,當時這些君主在一般情況下為什麼用木頭做的弓箭刀槍等,卻不用金石之利呢?他們只是希望用這些木頭的東西來對自己的老百姓宣示威嚴而已。睽就是「君子以異同。」(《易》)意思是大家彼此誰也不盯著誰,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自己看好自己,見戈之威而止,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就行了。

《詩》裡面就有一首《兔罝》是宣示這種武威的。裡面有一句「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稀疏的兔子網,用木樁張在那裡,就是說兔子除非自己往上撞,我們是不會去圍剿你的。這種作風就像商湯王的「網開一面」其實是一樣的。那麼赳赳武夫呢,就像我們的兔子網一樣,像堅強的盾和高厚的城牆一樣,其威武雄壯是用來宣威的,是用來守衛的,完全不是像今天的流氓政權的軍隊,是用來鎮壓屠殺老百姓的。所以,這種武士才能成為國君的好夥伴,知心。「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古之文仁恕也威嚴,古之武威嚴也仁恕。文武之道,莫不合於道德。可是,孔子為什麼不直接宣化道德呢?為什麼這麼隱晦?我覺得,一是這是當時都不言自明的標準,二是古人的教化都是潛移默化的,都是勸善的,不是強迫的,有教無類,誰能悟到多少是多少,你天天吟誦,即使是再笨的人,也會不知不覺地不修道已在道中了。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古人表面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句詩,深看下去卻可以看到這麼多的內涵。那麼我們今天以為簡簡單單的古代科技,難道會真的那麼簡單嗎?古代文化的許多內涵,我們之所以以前看不到,是因為我們都不能夠真正從古人的觀念看,都脫離了道德的基準。而古代的科技,其實我們也是忽略了同樣的基準。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3/9/7/23340.html

【課後作業】
古人表面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句詩,深看下去卻可以看到這麼多的內涵。你讀過的古詩中,哪一首詩令你印象最深刻?請和大家分享。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50309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