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輿已駕矣,有司未知所者,敢請。』公曰:『將見孟子。』曰:『何哉!君所為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禮義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逾前喪,君無見焉!』公曰:『諾。』樂正子入見,曰:『君奚為不見孟軻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喪逾前喪。」是以不往見也。』曰:『何哉,君聽謂逾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曰:『否,謂棺槨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謂逾也,貧富不同也。』樂正子見孟子曰:『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釋譯:臧倉是戰國時魯平公的心腹侍臣。魯平公將要外出,寵臣臧倉問道:「以往您外出,都一定先告訴有關的專職人員要去的地方,現在車馬都已套繫好了,有關人員還不知道你要到哪裡去,請告訴我吧!」平公說:「要去見孟子。」臧說:「那又何必呢?您看輕自己而看重(先:以之為先,即把……放在前,亦即看重)平常人。是認為他賢嗎?禮義應當從賢人做起,而孟子辦他母親的喪事超過了他以前辦父親的喪事,這就違反了禮義,所以您不要去見他吧!」平公說。「好吧。」
樂正克(樂正是複姓。樂正克是孟子的學生,當時做了魯臣。)便進宮見平公,問道:「您為什麼不去見孟軻?」平公說:「有人告訴我說孟子辦母喪超過了他以前辦父親的喪事。這不合禮義,所以不去見他了。」樂正子說:「這指什麼呢,您所說的母喪超過父喪?是指的前次辦父喪是以士之禮,後來辦母喪是以大夫之禮,前次用三隻鼎,後來用五隻鼎的講究嗎?」平公說:「不是。我指的是棺槨衣衾的奢華。」樂正子說:「這不是所說的超過,而是前後兩次貧富不同的緣故啊!」
樂正子見到孟子,說:「我已把您的觀點告訴了國君,國君是要來見您的,可那個臧倉小人卻阻止(沮,阻止)國君,國君所以不來了。」孟子說:「我的道要是能推行,就自然有人使他來見我;如果不能推行,就自然有人阻止(尼,糾纏,阻撓)他。我的道能行還是不能行,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我見不著魯侯,是天意啊!那個姓臧的小人怎能讓我見不到平公呢?」
後把進讒言陷害好人的人稱為「臧倉小人」或「臧氏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