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字仲尼,生在春秋時代的魯國。他剛生下來,父親梁紇便死了。孔子在兒童時期,就喜歡陳俎豆,設禮容。
十七歲時,魯國大夫孟僖子在病重彌留前,告試兒子懿子說:「孔丘(丘,是孔子的名字)年少好禮將來一守會發達的,我死之后,你要把他當作老師看待,向他學禮。」
懿子謹遵父親遺言,果然向孔子學禮只是孔子貧且賤,人微言輕,誰看得起他這樣的人呢?他只得去做司職吏,鬱鬱不得志。
三十五歲那年,季平了得罪了魯昭公,昭公大敗,投奔到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做了昭公的家臣。他見到了齊景公。景公問政,孔子對答如流,齊景公很想封孔子一塊地方,讓他治理,宰相晏嬰反對。晏嬰認為用孔子那一套辦法來治國,不是以老百姓的福利為前提的。景公當然相信宰相的話,便對孔子羽遠。
甚至齊國有些大夫們想害孔子。孔子在齊國待不住,只得回魯。那時他已四十二歲,魯昭公死,魯定公即位。季平子(魯曙有三卿,季氏為正卿,最貴。孟氏為下卿!孔子曾在季氏、孟氏門下做過事。)也死了。
季恆子嗣立,季氏與陽虎因仲梁懷的事件,鬧得很不歡。魯國大夫以下,皆僭離于正道。孔子不做官,退而修詩書禮樂,教徒為活。
孔子五十歲時,魯定公方用他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治。遂由中都宰而司空,而大司寇。定公十四年,由大司寇攝行相事,誅殺亂政的官吏少正卯,做了三個月的宰相,把魯國治得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但是齊國看到孔子相魯,這是對齊國不利的,想出種種辦法迷惑魯君,使魯定公墜入聲色狗馬的陷阱中,疏遠而又疑忌了孔子。于是孔子辭去官職到衛國,適陳、過匡。因為孔子貌似陽虎,被匡人誤認為陽虎拘留起來。幸而弄明白,釋放了。
過蒲、反衛、適宋、去鄭、至蔡、如棄,他老人家帶著心愛的門徒,顏回、子貢、子路等,就在今天的山東,河南地區,大兜其圈子。為的是想把自己滿腹經綸,推銷出去。
無奈時不遇兮,走一個地方,碰一個釘子。各國的國君,雖然都很客氣的接待他,(當然也有的并不客氣),但就是不用他。
孔子六十歲是在游歷中度過的。這時魯定公己死,孔子依違于陳蔡之間。這時吳國伐陳,楚國救陳。楚軍停于城父(今河南寶豐)。楚昭王聞孔子賢,使人來聘。
陳蔡的大夫們相與謀曰:「孔子所說的話,皆能中諸侯之疾,他在我們陳蔡之間住了五六年,我們的毛病他都知道。如果一旦他被楚國所用,楚是大國,那時我們陳蔡的執政大夫們豈不都完蛋了嗎?我們不能讓他到楚國去。」
就發動了他們的徒役,把孔子圍在途中,去不了城父,連吃的糧食也沒有了,餓得他老人家和弟子們飢腸轆轆。有的餓病了,倒下去就起不來。一直到子貢至城父求救,楚昭王要率軍來接孔子,孔子才得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