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文化課教材(高級):不怨天,不尤人(歷史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26/50535.html
◇◇◇ ◇◇◇ ◇◇◇

【原文】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1〕。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2〕,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3〕。曰:「河不出圖〔4〕,雒不出書〔5〕,吾已矣夫〔6〕!」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7〕!」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8〕!」喟然歎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9〕,下學而上達〔10〕,知我者其天乎〔11〕!」(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註釋】
〔1〕狩:打獵。「大野」,即大野澤,又名「巨野澤」,故址在今山東巨野北。
〔2〕車:此指駕車者。「子鉏商」:氏子鉏,名 商,叔孫氏家臣。
〔3〕按此節見《左傳•哀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
〔4〕河:黃河。「圖」:即河圖,黃河所出之圖。
〔5〕雒:雒水,曾魏黃初元年(公元二二○年)改「雒」為「洛」。「 書」,即雒書,雒水所出之書。
〔6〕已:盡,完。「矣夫」,「 矣」、「 夫」均為語氣詞。此連用, 加強表示感歎的語氣。
〔7〕按自「顏淵死」至此,見《論語•先進》: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8〕按從「顏淵死」至此,見《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9〕尤: 責怪。
〔10〕下:天下,人間,此指人事。「上」:上天,此指天道、天命。「下學而上達」,下學人事,上通天命。
〔11〕按自「莫知我夫」至此,見《論語•憲問》: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白話解說】
魯哀公十四年的春季,在大野澤打獵。叔孫氏的車伕子鉏商獵獲一頭少見的野獸,認為不吉祥。孔子細看野獸,說:「這是麒麟啊。」於是就把牠運回去。

孔子說:「黃河不再出現河圖,雒水不再出現雒書,我想行道救世,怕是沒有希望了啊!」顏淵死了,孔子傷痛的說:「是上天要亡我啊!」

等到在魯國西部打獵見到麒麟,孔子說:「我的道路到頭了!」感慨的歎息說:「沒有人能瞭解我了!」子貢問:「為什麼沒有人瞭解您呢?」孔子說:「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我下學人事,上通天命,能知道我的,恐怕只有上天吧!」

【研析】
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魯國發生一個史稱「西狩獲麟」的事件。

這年春天,魯哀公在郊外狩獵時,為叔孫氏管理車子的人捕獲了一頭怪獸,認為不吉利,將它送給了管理山林的虞人。孔子看到後,認出這就是傳說中的神獸「麟」。他認為,麟是祥瑞之獸,天下有道,它才出現;而現時,天下無道,麟卻出現,並被微賤之人獵獲,他因此感到極度傷感。而且,孔子認為這頭麟被捕獲預示著不祥,這不祥正應在他的身上。於是,他一再歎息道:「吾道窮矣!吾已矣夫!」他感到自己的生活道路已走到了盡頭,將不久於人世了。

【延伸思考】
1.「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人要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呢?能從沮喪、失意中站起來,創造幸福生活,便是人生中重要且關鍵的能力。請分享你所知道的例子。
2. 世間所發生的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它的因緣關係,而「怨天尤人」常是一般人宣洩情緒的正常反應。你覺得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的人是不是值得推崇呢?
3. 遇到矛盾先找自己的原因,這種自省的功夫,與一般人遇事都向外推責任是很不一樣的,你覺得「不怨天,不尤人」和 「凡事向內找」的觀點在現今社會是否更應該大力倡導?

【相關資料】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六十三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九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識,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50535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