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相傳三千多年以前,那時正是我國歷史上的夏朝時候,國王就是古代治水有功,嚇嚇聞名的大禹。一次,有一個名叫有扈氏的諸侯突然起兵叛亂,夏禹王便派他的兒子伯啟率領了夏朝最精銳的部隊,前去圍剿抵抗。
  他們雙方在一個叫做甘澤的地方會遇,打了一仗後,結果伯啟的部隊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這時,伯啟的許多部下和將領們,覺得敗在有扈氏的手裡,實在太不服氣,一致要求伯啟略事整頓休息後當再行出兵還擊。可是伯啟卻很冷靜的對他們說:「用不著再戰了!」
  「那為什麼呢,難道我們就這樣心甘情願地敗有一個叛將的手裡?」將領們不覺異口同聲問。
  「可是你們冷靜的想一想就不難明白了。」伯啟說:「我的地盤不比他小,而我所率領的軍隊也是全國最精銳的,然而結果我們卻敗了;而且敗的很慘,試問這是什麼原因呢?—我想這自然是我的德行比不上他,而我平時管教部屬的方法也確實有不如他的地方。所以我要制勝他,必先從我自已身上找出我失敗的原因,並且努力加以改正和革新才是。」
  從此,伯啟便立志奮發圖強,勵精求治,每天天不亮他就起來工作操練,生活簡樸,愛惜人民,並任用有品德和才能的人。這樣經過一年的時間,被有扈氏知道了,他不但不敢舉兵來侵犯夏朝,倒反而心甘情願地來歸順降服了。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故事,它告訴我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先加檢討,反躬自問,找出自已的缺點和錯誤,並努力加以改正,唯有持這樣態度的人,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功與勝利。
※「禮記」「不能反躬,天理滅矣」。也叫「反躬自問」或「反躬自省」,意思就是自已檢討反省一下,自已的缺點和弊病。


文化課教材(高級):反求諸己(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6/10/6/40319.html
◇◇◇ ◇◇◇ ◇◇◇

【原文】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禮記·射義》)

【故事闡述】

作為射手,講求仁之道。射箭時,要求射手本人身心端正,身心端正後才把箭射出。射不中,不怨別人比自己優勝,反而應自我反思。孔子說:「君子間沒有什麼可爭的事情。如果爭的話,必定是比試射術。比試前,互相謙恭有禮;比試完畢,也是如此,大家相互敬酒,即使比試也符合君子相處之禮。」

這是關於射箭的禮儀:射箭的時候,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姿勢,一切姿勢預備好之後才發射。如果沒有打中目標,也不可以埋怨技術勝於自己的人,應該反過來檢討自己,再加強改進。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點,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這種態度,才能夠把事情做好。而能夠這麼做的人,我們就說他能「反求諸己」。

【討論】

(1)射箭為什麼和「仁」有關呢?「仁」又是什麼呢?
(2)一般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容易先把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我們要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造句練習】

例: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先反求諸己,不要只是一味地責怪別人。

【相似成語】

反躬自省;一日三省;嚴以律己

【課後時間】

請學生回去找一個相關的成語故事,下回分享。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40319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