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論語.季氏》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釋義:「崩」,倒塌;「析」,分開。形容國家或集團四分五裂,支離破碎,不堪收拾。
故事:春秋時,魯國的大夫季康子位在費邑,他雖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權勢極大,甚至超出當時國君魯哀公。季康子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想攻伐附近一個叫顓臾的小國,把它並吞過來。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當時都是季康子的謀臣,他倆覺得很難勸諫季康子,於是向孔子求教。
孔子卻懷疑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說:「這是季康子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孔子說:「你倆既然輔佑季康,就應該盡力勸阻他。」冉有又說:「不過,如今顓臾的國力越來越強大。現在不攻取,以後可能會成為禍患。」孔子說:「這話不對!治理一個國家,不必去擔憂土地、人口的多少;而應該多去想想怎樣使百姓安居樂業。百姓一安寧,國家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來廣泛招致遠方的百姓,讓他們能安居樂業。而你們倆輔佐季康子,使得遠方的百姓離心而不來歸附,人民有異心而不和,國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情況下,還想去用武力攻伐顓臾,我恐怕季康子的麻煩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蕭牆」是國君宮門前的照壁。孔子的意思是季康子的麻煩在內部而不在外面。從這個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個成語「禍起蕭牆」,形容內部發生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