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體不勤 五穀不分」這句話出自《論語·微子篇》。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路上十分的辛苦。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穿過叢林時掉隊了。這個學生就是孔子很喜歡的子路。子路正在著急的時候,遇到一位老農在田地裡作農活,於是他走上前問到:「子見夫子乎?」意思是說:你看見我的老師了嗎?老農看了一眼子路,沒好氣的回答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老農的意思是說:既不勞動,又不知道生產知識,哪裡配稱什麼老師!
子路覺得自己說話太冒失,沒有禮貌,所以就很恭敬的站在一邊,半天也沒有說話。老農看子路還是知書明理的人,就邀請子路到他家裡過夜,晚上還盛情的招待了子路。
第二天早上,子路趕上了孔子一行人,就把昨天的事情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這一定是一個有修養的隱士。」孔子想和他談談,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當他們去的時候,那位老農和他的家人已經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