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文化課教材(高級):當仁不讓(成語故事)
【正見網2008年10月16日】

【原文】
子曰:「當(1)仁(2)不讓(2)於師。」
(《論語.衛靈公》)

【批注】
(1)當:應該。
(2)仁:仁義或仁德之事。
(3)讓:謙讓。

【故事闡述】
孔子說︰「遇到應該做的仁義之事,就是自己的老師,也不必對他謙讓。」

儒家學說是以孔子為宗師,主張禮治,注重倫常關係,要尊師重道,學生不可以違背師長。孔子如此強調「仁」的重要性,主要是認為「仁」就是維繫人與人之間相互和諧美好的關係,也是孔子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所以孔子說碰到仁義之事,不必謙讓,而要搶先去做。「當仁不讓」這句成語就是由此演變而來,指遇到應該做的事要主動去做,絕不推讓。

【討論】
(1)孔子為什麼說碰到仁義之事,不必謙讓,而要搶先去做?
(2)如果遇到應該做的事,你是因為對自己有利才去做,還是因為對別人有利才去做呢?請說說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討論分享。

【造句練習】
例:所有的會員都推選他當會長,他當仁不讓的立即接受。
例:只要是公事,他都會當仁不讓的承擔,所以深受長官器重。

【相似成語】
責無旁貸;義無反顧;自告奮勇;義不容辭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事事如意→意氣( )揚→揚眉( )氣→氣( )萬千→千軍萬( )

參考答案:
事事如意→意氣(揚)揚→揚眉(吐)氣→氣( 象)千→千軍萬馬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0/16/55074.html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55074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