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北方個胡人叫苻堅,他處心積慮的想征服整個中國,因此建立一個王國叫秦。有一年,苻堅率領了八十萬大軍迫近淝水,想要一舉消滅東晉。這個舉動讓東晉的文武大臣非常緊張,孝武帝於是召開了緊張軍事會議,最後決定派謝石,謝玄兄弟,帶領八萬人到淝水守禦。起初,東晉的士兵們獲知自己是以八萬人對抗秦的八十萬大軍,心情都很消沈,覺得這簡直是雞蛋碰石頭。
而苻堅在探知東晉只有八萬兵馬時,也「志得意滿」的說:「我把馬鞭往長江一抽,江水都要被截斷了。」可是他萬萬沒想到,謝玄的部將率領了五千名晉軍,乘著黑夜偷襲苻堅的軍營,使秦兵措手不及,損失了許多兵馬。苻堅看大勢不妙,便站在城上觀察晉軍的部署。他望見晉軍的軍營非常整齊,而且士氣旺盛,心裡不禁打了個寒顫。
他再抬頭看了,右上方的八公山一眼,發覺那山上的草木在風中搖動,五節芒花就好像軍旗一般的飄揚飛舞,便以為晉軍又在調兵馬,遂愈想愈害怕的對身旁的部將說:「你們看啊!八公山上都是晉軍,怎麼你們探聽的情報,卻說晉軍沒有幾個人呢?」後來謝玄終於在淝水之戰時,打敗了秦的軍隊。同時大將苻融陣亡,而苻堅本人也帶傷狼狽的逃跑了。
因為心裡的疑惑害怕,結果一有「風吹草動」,就以為有奇怪的事物要發生了,事實上什麼都沒有,只是心裡因素作怪,就叫做「草木皆兵」了。
※比喻:若心裡有疑惑,就算無事,都會覺得有事情在發生。
成語故事:草木皆兵
作者: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2月20日】
【原文】
堅(1)與苻融(2)登城而望王師(3),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4)上草木,皆類人形,顧(5)謂融曰:「此亦勍敵(6)也,何謂少乎!」憮然(7)有懼色。初,朝廷聞堅入寇,會稽王道子以威儀鼓吹求助於鐘山之神,奉以相國之號。及堅之見草木狀人,若有力焉。
(《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
【註解】
(1)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肥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不詳。
(3)王師:指晉朝軍隊。
(4)八公山:山名。地在今安徽省鳳台縣東南肥水之北。
(5)顧:回頭。
(6)勍敵:實力強大的敵人。勍,音同「情」。
(7)憮然:悵然若失的樣子。
【故事闡述】
東晉時,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公元383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晉軍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前去抵抗。苻堅以為東晉兵少,想憑優勢快速攻擊,把晉軍打敗。
沒想到苻堅的先鋒部隊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喪失許多大將和士兵,秦軍銳氣大挫。苻堅登上壽陽城觀察晉軍的動靜,發現晉軍的部隊嚴整,士氣高昂。再遙望八公山,見到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模樣,於是回過頭對他弟弟苻融說:「這是多麼強大的軍隊,誰說晉軍的兵力很少呢?」因而流露出悵然若失的憂慮,後悔自己太過輕敵。
出師不利讓苻堅心頭已經蒙上不祥的陰影,他命令部隊靠肥水北岸佈陣,想要扭轉形勢。這時晉軍提出要求,要秦軍退後一些,以便作戰。苻堅心想剛好利用晉軍忙於渡河之際,出奇襲擊,便欣然答應了晉軍的要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出,兵敗如山倒,秦軍便潰不成軍,在晉軍趁勢渡河追擊下,橫屍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草木皆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疑神疑鬼、驚恐不安。
【討論】
(1)你覺得苻堅打敗仗最大的原因在哪裡?有自信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自信過滿有時反而是成功的絆腳石,請同學分享自己類似的經驗。
(2)雖然晉軍的兵力不足,但是仍打了勝仗,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很多時候蠻力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是必須以智慧取勝,你覺得這個說法有道理嗎?請跟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造句練習】
例:聽說最近社區宵小猖獗,一時之間,居民們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例:儘管大家把這次的野地訓練形容得十分艱險,你也不必草木皆兵,過於擔心。
【相似成語】
杯弓蛇影;疑神疑鬼;風聲鶴唳。
【課後時間】
請你把「草木皆兵」四個字,當做開頭各造一個成語。
草( ) ( )( )
木( ) ( )( )
皆( ) ( )( )
兵( ) ( )( )
參考答案:
草( 木 ) ( 皆 )( 兵 )
木( 人 ) ( 石 )( 心 )
皆( 大 ) ( 歡 )( 喜 )
兵( 不 ) ( 厭 )( 詐 )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2/20/5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