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某處地方,有個江湖賣藝兼售矛盾(矛盾:古代的兵器)的人。他在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自已先來玩弄一套手藝,然後,大聲向觀眾們作著生意上的招徠。
某次,他照例從別個地方來到一個很小很小的城鎮。他抵達後,自已先脫光衣服,向圍站在四周的顧客表演了一番,接著從行囊裡取出了一支長矛,說:
「我這支長矛是世界上最鋒利最好的一柄,不管什麼東西都能被它刺穿。」他看看顧客們沒有什麼反應,由是,又拿出一塊盾牌來吹噓道:
「啊,現在我來向大家介紹我手裡的這塊盾牌吧!你們知道它是天下最好的皮革做的,無論什麼堅刃的利器碰到它,都會失去效力。」
這時,觀眾裡突然有個人擠出來問他:「如果拿你的長矛,刺你手上的那塊盾牌,又將如何呢?」
眼前這出賣長矛和盾牌的人,一時不禁被問得啞口無言,答不出話來了。
從此以後,人們凡是見到有人故意誇大事實,或編造謊言,弄得前後情節不相符合的,就根據這個故事,說他是「自相矛盾」。
※謂自已的言行前後矛盾不一致的意思。
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這本書裡。比喻一個人說的話和做的事,前後不能一致,或是言行自相牴觸的,就批評他「自相矛盾」。
文化課教材(高級):自相矛盾 (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7/20/44889.html
◇◇◇ ◇◇◇ ◇◇◇
【原文】
楚人有鬻(1)楯(2)與矛(3)者,譽(4)之曰:「吾楯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5)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6)也。(《韓非子·難一》)
【批注】
(1)鬻:音「玉」,賣。
(2)楯:音「吮」,通「盾」。古代作戰時,用來防護身體,抵禦敵人兵刃之武器。
(3)矛:古兵器名,長柄端有尖刀,屬攻敵的兵器。
(4)譽:誇讚。
(5)陷:刺入。
(6)弗能應:無法響應。
【故事闡述】
同上,略。
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自相矛盾」,用來比喻言語或行事前後不一致,相互牴觸。
【討論】
1、日常生活中,你觀察到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情形呢?
2、你曾經做過哪些事情,有「自相矛盾」的心情,請舉例和大家分享心得。
【造句練習】
例:大家都希望吃到沒有噴灑農藥的蔬果,卻又不喜歡買到被蟲咬過的蔬果,這真是「自相矛盾」的心態!
例:中共說堅持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但是又不肯對台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真是「自相矛盾」。
例:又要馬兒肥,又要馬兒不吃草,真是「自相矛盾」。
【相似成語】
漏洞百出
【課後時間】
以下五個成語,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入括號中。
1、自不( )力。
2、自( )以為是。
3、自投羅( )。
4、自暴自( )。
5、( )相矛盾。
參考答案 :
1、自不(量 )力。
2、自(以 )為是。
3、自投羅( 網)。
4、自暴自(棄 )。
5、( 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