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櫛風沐雨(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2/10/42202.html
◇◇◇ ◇◇◇ ◇◇◇
【原文】
墨子稱道(1)曰:「昔(2)禹(3)之湮(4)洪水,決(5)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數(6)。禹親自操橐耜(7)而九雜(8)天下之川;腓無胈(9),脛(10)無毛,沐甚雨(11),櫛(12)疾風(13),置(14)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15)天下也如此。」(《莊子·天下》)
【註解】
(1) 稱道:讚賞。
(2) 昔:以前。
(3) 禹:夏代開國的君主,生卒年不詳。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堯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亦稱為「夏後氏」。
(4) 湮:堵塞。音「因」。
(5) 決:疏通。
(6) 數:指數量多,不可計量。
(7) 橐耜:橐,音「佗」,盛土的器具。耜,音「寺」,鏟土的器具。
(8) 九雜:指多次彙集天下諸水。九,表示多次。
(9) 腓無胈:小腿無肉。腓,音「肥」,小腿股。胈,音「拔」,肉。
(10) 脛:音「境」,小腿。
(11) 甚雨:驟雨。
(12) 櫛:梳頭髮,音「節」。
(13) 疾風:狂風。
(14) 置:安頓。
(15) 形勞:操勞。
【故事闡述】
相傳在堯的時代,中國有大川三百條,支流三千多,小的河流到處都是,一旦發生大水,江河橫溢,常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後來大禹擔起了治河的重任,他親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終於匯聚地面的水而使它歸入大江河。因為太勞累,以至腿上無肉,小腿上的汗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暴雨中,頭髮被強風給吹動著,每天頂著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地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莊子·天下》記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因此,要讓後世的墨家,多用羊皮、粗布做衣服,用木鞋、草鞋做服飾,日夜不停地操勞,把自身清苦看作是行為準則。並且還說:「不這樣做,就不符合夏禹的主張,也就不配稱作墨家。」
後來「櫛風沐雨」就被用來比喻行程非常辛苦,在外奔走,極為辛勞。亦可作「沐雨櫛風」。
【討論】
3、堯時代,國內發生了什麼無法解決的天災,使得百姓生活十分痛苦?
4、為什麼大禹要親自挖溝開渠,邊指揮邊勞動?
5、你覺得大禹治水的行事風格,哪一點最值得學習?
【造句練習】
例:爸爸櫛風沐雨、不辭辛勞,就是要給我們安定的生活。
例:他為了開拓公司的銷售市場,四處奔波,櫛風沐雨,真是辛苦。
例:為了進行調查工作,我即使櫛風沐雨也毫無怨言。
【相似成語】
披星戴月、風餐露宿
【課後時間】
想想看,你學過哪些成語是可以像本成語前後調換使用,但不影響原意的?
1、櫛風沐雨 = 沐雨櫛風
2、天涯海角 =( )
3、( )=( )
【參考解答】
水土不服 = 不服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