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宋嚴羽《滄浪詩話》,也見於清《唐宋詩醇》。《滄浪詩話·詩辨》裡有:「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誤。」
《唐宋詩醇》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宋朝詩人陳師道認為蘇東坡的詩作沒有一點新意,開始是模仿劉禹錫,後來又仿傚李太白。
到了清朝乾隆御定《詩醇》時,作者卻不同意陳師道的觀點。他評論蘇東坡的詩時說:「宋代大詩人蘇軾的詩作真是獨立千古,不能當作一個時代一個人的詩來看,而陳師道卻認為蘇軾的詩開始學劉禹錫,後來學李太白,這樣評價是對蘇軾的詩作並不了解的緣故。」
後來,人們用「一知半解」表示對問題了解得不深不透,所知道的東西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