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縱的目的是為了更牢固地把握即將到手的東西,這是一種很奇妙的計策,讓我們來看看劉備是怎樣將徐州推辭掉,但最後還是落入他手中的,這樣或許會有些收穫。
欲擒故縱見於《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漢獻帝初平四年(183年),割據兗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琅玡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餘口到兗州。途經徐州時,徐州牧陶謙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張護送曹嵩一行。不料張殺死曹嵩及其家人,席捲財物而去。於是曹操便把賬記在陶謙身上,以為父報仇為名,發兵攻徐州。其實沒有這件事情的發生曹操也遲早會發兵進攻徐州,報父仇只是一個非常好的藉口。
陶謙面對兵臨徐州城下的曹操大軍,自知難以抵敵,便採納別駕從事糜竺的建議,請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來相救。孔融請劉備同去救陶謙。劉備遂欣然帶領關羽、張飛、趙雲和數千人馬奔赴徐州。
劉備率軍在徐州城下與曹軍于禁所部小試鋒芒,初戰告捷,使久被曹軍圍困的徐州暫時緩解了危機。於是陶謙急令劉備迎入城內,盛宴款待。陶謙席間便主動提出將徐州讓給劉備,說:「當今天下大亂,國將不國;公乃漢室宗親,正當為國出力。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我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
陶謙這樣做無疑是很聰明的,劉備既然來了徐州這個軍事要地,以他志向,決不會放而不要的,陶謙這樣不僅可以保全自己和家人,還可以落個好名聲。劉備聞言愕然,急忙推辭說:「我雖是漢室苗裔,但功德不足稱道,任平原相猶恐不稱職。我本是為了義氣前來相助。您這樣說,莫非懷疑我有吞併之心?」
陶謙表白說:「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決非虛情假意。」但劉備只是推辭,終不肯接受。糜竺見二人再三辭讓,便說:「現在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後,再議相讓不遲。」
於是劉備寫信給曹操,希望曹操以國家大義為重,撤走圍困徐州之兵。恰好這時呂布攻破兗州,進佔濮陽,威脅曹操後方。因而曹操便順水推舟,賣個人情,接受劉備建議,退兵而去。劉備之所以推而不受,是因為他明白時機還沒成熟,現在要了徐州,只會破壞自己的名聲,劉備遇事仁義當先,因而比起曹操來就顯得委縮一些,沒有曹操那麼形象凸出。
陶謙見曹軍撤走,徐州轉危為安,便差人請劉備、孔融、田楷等入城聚會,慶祝解圍。飲宴既畢,陶謙再向劉備讓徐州。劉備說:「我應孔融之約救援徐州,是為義而來。現在若無端據有徐州,天下將以為我是不義之人。」糜竺、孔融及關羽、張飛等皆紛紛勸劉備接替陶謙治理徐州。劉備苦苦推辭說:「諸位欲陷我於不義耶?」陶謙推讓再三,見劉備終不肯受,便說:「如您必不肯接受,那就請暫駐軍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眾人也皆勸劉備留駐小沛,劉備方始同意。
不久,陶謙染病,日漸沉重,便派人以商議軍務為名,把劉備從小沛請來徐州。陶謙躺在病榻上對劉備說:「今番請您前來,不為別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難保,萬望您以漢家城池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劉備說:「可讓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謙說:「其才皆不能勝任。老夫死後,還望您多加教誨,千萬不能讓他們掌握州中大權。」劉備還是辭讓,陶謙便以手指心而死。舉衣畢,徐州軍民極力表示擁戴劉備執掌州權,關羽、張飛也再三相勸。至此,劉備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權,擔任徐州牧。
欲擒故縱的關鍵是「縱」字,不要捨不得看似即將到手的東西,時候不對,出手太急往往會造成事與願違的情況,只有耐心一些,深刻把握局勢,巧妙地「縱」才會達到牢固的「擒」。學不會「縱」的人,「擒」也不會長久。
from:http://www.f81.net/dv6/dispbbs.asp?boardID=52&ID=10164&page=21
[攻戰計]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1)。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2)。需,有孚,光(3)。
(1)逼則反兵,走則減勢:走,跑。逼迫敵入太緊,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撲,若讓他逃跑則可減削他的氣勢。
(2)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為兵器上不 沾血。
(3)需,有孚,光:語出《易經‧需卦》。需,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坎上)。需的下卦為乾為天,上卦為坎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徵著一種危險存在著(因為「坎」有險義),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險又要善於等待。「需」,等待。《易經‧需》卦卦辭:「需,有享,光享」。孚,誠心。光,通廣。句意為:要善於等待,要有誠心(包含耐性),就會有大吉大利。
古人按語說:所謂縱著,非放之也,隨之,而稍鬆之耳。「窮寇勿追」,亦即此意,蓋不追者,非不隨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縱七擒,即縱而躡之,故展轉推進,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縱,其意在拓地,在借孟獲以服諸蠻,非兵法也。故論戰,則擒者不可復縱。
打仗,只有消滅敵人,奪取地盤,才是目的。如果逼得「窮寇」狗急跳牆,垂死掙扎,己方損兵失地,是不可取的。放他一馬,不等於放虎歸山,目的在於讓敵人鬥志逐漸懈怠,體力、物力逐漸消耗,最後己方尋找機會,全殲敵軍,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諸葛亮七擒七縱,決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終目的是在政治上利用孟獲的影響, 穩住南方, 在地盤上,次次乘機擴大疆土。在軍事謀略上,有「變」、「常」二字。釋放敵人主帥,不屬常例。通常情況下,抓住了敵人不可輕易放掉,以免後患。而諸葛亮審時度勢,採用攻心之計,七擒七縱,主動權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後終於達到目的。這說明諸葛亮深謀遠慮,隨機應便,巧用兵法,是個難得的軍事奇才。
欲擒故縱中的「擒」和「縱」,是一對矛盾。軍事上,「擒」,是目的,「縱」,是方法。古人有「窮寇莫追」的說法。實際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樣去追。把敵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撲。不如暫時放鬆一步,使敵人喪失警惕,鬥志鬆懈,然後再伺機而動,殲滅敵人。
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軍事史上一個「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蜀漢建立之後,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十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的後顧之憂,決定親自率兵先平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今金沙江)附近,誘敵出戰,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獲被誘入伏擊圈內,兵敗被擒。
按說,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一時也不會有很強戰鬥力了,乘勝追擊,自可大破敵軍。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如果讓他心悅誠服,主動請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穩定。不然的話,南方夷各個部落仍不會停止侵擾,後方難以安定。諸葛亮決定對孟獲採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你,諸葛亮笑而不答。孟獲回營,拖走所有船只,據守滬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諸葛亮乘敵不備,從敵人不設防的下游偷渡過河,並襲擊了孟獲的糧倉。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士,激起將士的反抗,於是相約投降,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赴蜀營。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再次釋放。以後孟獲又施了許多計策,都被諸葛亮識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釋放。最後一次,諸葛亮火燒孟獲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獲。終於感動了孟獲,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從此,蜀國西南安定,諸葛亮才得以舉兵北伐。
兩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圖謀反篡位。晉朝名將石勒聞訊後,打算消滅王浚的部隊。王浚勢力強大,石勒恐一時難以取勝。他決定採用「欲擒故縱」之計,麻痺王浚,他派門客王子春帶了大量珍珠寶物,敬獻王浚。並寫信向王浚表示擁戴他為天子。信中說,現在社稷衰敗,中原無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資格稱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說得王浚心裡喜滋滋的,信以為真。正在這時,王浚有個部下名叫遊統的,伺機謀叛王浚。遊統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卻殺了遊統,將遊統首級送給王浚。這一著,使王浚對石勒絕對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聽到幽州遭受水災,老百姓沒有糧食,王浚不顧百姓生死,苛捐雜稅, 有增無減,民怨沸騰,軍心浮動。石勒親自率領部隊攻打幽州。這年4月,石勒的部隊到了幽州城,王浚還蒙在鼓裡,以為石勒來擁戴他稱帝,根本沒有準備應戰。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將士捉拿時,才如夢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縱」之計,身首異處,美夢成了泡影。
FROM: http://www.erbin.cn/my/showart.asp?i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