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戰國時代,秦昭襄王的宰相張祿(原名範睢),有一次秦昭襄王約他到宮里去會見。張祿上宮途中,卻在半路上碰見了昭襄王坐車過來。他既不迎接,也不躲避,依然大模大樣地照舊走他的路。
  太監們叫他躲開說:「大王來了!」張祿回答說:「什麼,秦國還有大王嗎?」
  正在爭吵的時候,秦昭襄王到了。張祿還在那兒大聲嚷氣說:「秦國只有太后、穰侯,哪兒還有什麼大王呢?」
  這句話說在秦昭襄王的心坎上,他就挺恭敬地把張祿迎接到宮里去。秦昭襄王叫左右都退下去,向張祿拱了拱手,說:「請相國指教!」
  張祿說:「哦,哦!」張祿仍然不言語,秦王第三次真心實意地請求說:「難道相國認為我是不值得指教的人嗎?」
  張祿說:「從前姜太公碰到文王,出了主意,文王接受,把商朝滅了,得了天下。比干碰見了紂王,出了主意,紂王不聽,反而殺了他。這是什麼緣故呢!還不是為了一個受人信服,一個不受人信服嗎?如今我跟大王還沒有多深的交情,我要說的話可是非常深。我怕的是『交淺言深』,也像昆干那樣自招殺身之禍,因此大王問了我三回,我都不敢張嘴。」
  秦王說:「我仰慕相國大才,才叫左右退下去,如今誠誠懇懇地請相國指教,不管是什麼事,上自太后,下至大臣,請相國只管實實在在地說,我都願意聽的。」
  于是張祿說:「今日論起秦國的地位來,哪個國家有這麼多的天然屏障呢?論起秦國的兵力來,哪個國家有這麼多的兵車,這麼強大的士兵呢?論起秦國的老百姓來,任何國家的老百姓也沒有這麼遵守紀律,愛護國家的!除了秦國,哪個國家能夠號令諸侯,統一中國呢?大王雖說是一心想要這麼干,可是幾十年來卻沒有大的成就。這就是因為秦國只知道一會兒跟這個諸侯訂立盟約,一會兒跟那個諸侯打仗,根本就沒有一個一貫的政策。聽說最近大王又上了武將們的一個大當,發兵去打齊國。」
  秦王插嘴說:「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張祿說:「齊國離秦國那麼遠,中間隔著韓國和魏國。要是出去的兵馬少了,或許會被齊國打敗,讓各國諸侯取笑;要是出去的兵馬多了,國中也許會出亂子。就算一帆風順地把齊國打敗了,也不過叫韓國跟魏國撿利,大王又湧把齊國搬到秦國來。當初魏國越過趙國把中山打敗了,沒想到中山后來倒給趙國并吞了去。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中山離趙國近,離魏遠嗎?我替大王著想,最好是一面跟齊國、楚國交好,一面去打韓國和魏國。離著遠的國家既然跟我們有了來往,就不會來管跟他們不相干的事情。把近的國家打下來,就能擴張秦國的地盤,打下了一寸土地就是一寸;一尺就是一尺。把韓國跟魏國兼并了之后,齊國力楚國還站得住嗎?這種像蠶吃桑葉似地由近而遠的法子叫『遠交近攻』,是個頂妥當的方法。」
  秦王拍手說:「秦國真要是能夠兼并三國,統一中原,全在于相國『遠交近攻』的政策了!」
  當時就接受了他的計策,照著他的計策去做,把攻打齊國的兵馬都搬回來了。從此,秦國就單把韓國和魏國當作進攻的目標了。

[混戰計]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1),利從近取,害以遠隔(2)。上火下澤(3)。(【按語】混戰之局,縱橫捭闔之中,各自取利。遠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結;近者交之,反使變生肘腑。范睢之謀,為地理之定則,其理甚明。)

【註釋】

(1)形禁勢格:禁,禁止。格,阻礙。句意為受到地勢的限制和阻礙。
(2)利從近取,害以遠隔:句意為,先攻取就近的敵人有利,越過近敵先去攻取遠隔之敵是有害的。
(3)上火下澤:語出《易經‧睽》卦。睽,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離上)。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兌為澤。上離下澤,是水火相剋,水火相剋則又可相生,循環無窮。又「睽」,乘違,即矛盾。本卦《象辭》:「上火下澤,睽。」意為上火下澤,兩相離違、矛盾。

此計運用「上火下澤」相互離違的道理,說明採取「遠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敵相互矛盾、離違,而我正好各個擊破。

【解析】

攏絡遠距的國家,攻打鄰近的國家。這一向就是戰國時范雎為秦國制定的一種外交策略,秦國用它達到了併吞六國、建立統一王朝的目的。後亦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遠交近攻的謀略,不只是軍事上的謀略,它實際上更多指總司令部甚至國家最高領導者採取的政治戰略。刀戢與橄欖枝,相互配合運用,不使亂與自己的近鄰結盟。對鄰國則揮舞刀戢,集中全力的消滅之。如果和鄰國結交,恐怕亂源會在近處發生。其實,從長遠看,所謂遠交,也決不可能是長期和好。殲併了近鄰之後,遠交之國也就成了近鄰,新的征伐同樣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范睢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這是范睢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再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

當實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然後各個擊破。

消滅了近敵之後,「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象了。「遠交」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消耗過長的補給而採用的外交誘騙。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六國,獨霸中原。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范睢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佔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

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於是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也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其次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也把齊國納入其版圖。秦始皇歷經十年的征戰,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打破了長期的封建制度。

【故事】

春秋初期,周天子的地位實際上已經架空,群雄並起,逐鹿中原。鄭莊公在此混亂局勢下,巧妙地運用「遠交近攻」的策略,取得了稱霸的一席之位。

當時,鄭國近鄰的宋國、衛國與鄭國積怨很深,相互的矛盾十分尖銳,鄭國時刻都處在被兩國夾擊的危險之中。但是鄭國在外交上採取完全的主動,鄭先是接連結邾、魯等國結盟,不久又與實力強大的齊國在石門簽訂盟約。

公元前719年,宋衛聯合陳、蔡兩國共同攻打鄭國,魯國也派兵助戰,將鄭國東門圍困了五天五夜。雖未攻下,鄭國已感到本國與魯國的關係還存在問題,便千方百計的與魯國重新修定友好關係,共同對付宋、衛。

公元前717年,鄭國以幫邾國雪恥為名,攻打宋國。同時,向魯國積極發動外交功勢,主動派使臣到魯國,商議把鄭國在魯國境內的訪枋交歸魯國。果然,魯國與鄭重修舊誼。

當時,齊國以老大哥的姿態出面調停鄭國和宋國的關係,鄭莊公表示尊重齊國的意見,暫時與宋國修好。齊國因此也對鄭國加深了感情。

公元前714年,鄭莊公以宋國不朝拜周天子為由,代周天子發令攻打宋國。鄭、齊、魯三國聯軍很快地攻佔了宋國大片土地。宋、衛軍隊避開聯軍鋒芒,乘虛攻入鄭國。鄭莊公把佔領宋國的土地全部送與齊、魯兩國,迅速回兵,大敗宋、衛大軍。鄭國乘勝追擊,擊敗宋國,衛國被迫求和。至此,鄭莊公名聲勢力得到大幅度的擴張,霸主的地位也已然成形。
FROM:http://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2300349&tpno=0&no=57216&cate_no=0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