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休戚與共(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2/24/50015.html
◇◇◇ ◇◇◇ ◇◇◇
【原文】
襄公(1)有疾,召頃公(2)而告之,曰:「必善(3)晉周(4),將得晉國。其行也文,能文則得天地。……且夫立無跛(5),正也;視無還(6),端也;聽無聳(7),成也;言無遠(8),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終也;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道正事信,明令德(9)矣。慎成端正,德之相(10)也。為晉休(11)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國何取!」
《國語.周語下》
【批注】
(1)襄公:指單襄公。
(2)頃公:單襄公之子。
(3)善:善待、好好對待。
(4)周:指春秋時代晉悼公孫周,他是晉襄公的曾孫,孫談之子。
(5)立無跛:站時雙腿直立不偏倚。跛,音必,歪斜、偏倚。
(6)視無還:看事物時不會左顧右盼。還,音環,反覆,此指眼珠反覆的轉動。
(7)聽無聳:傾聽時不豎起耳朵。聳,音悚。
(8)言無遠:只談論切近的事,而不好高騖遠。
(9)明令德:明白善良的品德。令德,即美德。
(10)相:音向,輔助。
(11)休:快樂、欣喜。
【故事闡述】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孫周是晉襄公的曾孫,孫談之子,因受到當時在位的晉厲公排斥,於是就到周王室,侍奉單襄公並任職他的家臣。孫周為人忠實,做事重義理,雖然避走他鄉,但還是心繫著晉國的一切。如果聽到晉國不好的消息,他就會感到哀傷;如果聽到晉國有喜慶的好消息,他也會跟著高興。
單襄公病重時,喚來兒子單頃公告訴他說︰「一定要好好善待晉國公子孫周,他將來會成為晉國國君。他的品行具有文德,而具備文德的人就會得到天地的庇佑。有了天地的降福,至少能成為國君。孫周站立時不歪斜,是正;看東西時目不斜視,是端;傾聽時不豎起耳朵,是成;言談時不騖遠,是慎。正,是德行的基礎;端,是德行的依據;成,是德行的最終結果;慎,是德行的守護。守護穩固而結果不偏,基礎端正而行事有依據,這就是通曉善良的品德了。慎、成、端、正,是輔助德的。為晉國欣喜和悲傷,是不忘本。具備美德又有善行輔佐,怎能不繼承王位呢!」單頃公答應了他父親的叮囑。後來,晉厲公在內亂中被殺死,晉國人把孫周迎回並立為國君,就是晉悼公。
漸漸的人們就把原文中「晉休戚,不背本也為」,演變成「休戚與共」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雙方關係密切,彼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討論】
(1) 單襄公為什麼認為孫周是才德兼備的青年?為什麼要兒子頃公善待孫周?
(2) 單襄公認為具備文德的人,就能獲得上天的賜福,請問你相信生命輪迴嗎?善惡有報嗎?請各找一篇故事,把自己的體會跟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公司的營運和個人休戚與共,所以大家要共同努力,創造公司最大的利潤。
例:家庭與個人關係休戚與共,碰到困境時,全家人要同心協力,才能度過難關。
【相似成語】
息息相關;禍福與共;唇齒相依;休戚相關
【課後時間】
請試著分辨「休戚與共」和「休戚相關」有何異同?
參考答案︰
(1) 異︰「休戚與共」偏重在同甘苦、共患難,而「休戚相關」則偏重在關係緊密。
(2) 同︰都有彼此關係密不可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