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一日千里」這個成語見於《荀子‧修身》,故事出自《湘山野粟》。
  北宋年間,洛陽鎮守錢惟演在城裡修了一座驛舍,特請本城文豪謝希深、尹師魯和後起之秀歐陽修,各寫一篇記事文。
  三人各顯其能,半日成文,大家圍定一看,謝文七百字,歐文五百多字,尹文最少,只用了三百八十個字,而且洗練生動,敘事完備。
  歐陽修暗暗稱讚尹師魯比自己寫得好,當晚便去向尹師魯虛心請教。
  尹師魯誠懇地對他說:「您的文章雖然也寫得好,但結構尚欠嚴謹,語言也不夠精練。」
  歐陽修接受了尹師魯的意見,對自己的文章逐字逐句地仔細推敲,重新改寫了一遍。
  尹師魯看後,覺得歐陽修改就的文章一個字也難於改動,便感慨地對文友們說:「歐陽修進步真快,簡直像一日前進一千里一樣!」
  後來,人們便用「一日千里」這個成語,來形容人的進步和事物發展的速度很快。


  戰國時期,燕國太子丹在趙國作人質時,與同在趙國、尚未做秦王的贏政相處良好。
  後來,贏政回國做了秦王,太子丹也在秦國做人質,贏政不但沒有顧念舊情、加以特別照顧,反而處處冷待、刁難他,太子丹見此狀況,便找了個機會,逃回了燕國。回國後,太子丹一直耿耿於杯,想報復贏政。但由於國家小,力量薄弱,難以實現自己復仇願望。
  不久,秦國出兵攻打齊、楚、韓、魏、趙等國家,漸漸逼近了燕國。燕國國君害怕極了,太子丹也憂愁萬分:就向他的老師鞠武求教能夠阻擋秦國侵吞的好辦法,鞠武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機智,有謀略,你可跟商討一下。」
  田光請來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並說「希望先生能替我們想個辦法,抵擋秦國的侵吞。」
  田光聽了,一言不發,拉著太子丹的手走到門外,指著拴在大樹旁的馬說:「這是一匹良種馬。在壯年時、—天可以跑千里以上,等到它衰老時,劣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您說這是為什麼呢?」太子丹說:「那是因為它精力不行了。」
  「對呀!—現在您聽說的關於我的情況,都還是我壯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精力不行了。」田光停了停又接著說:「當然;雖然有關國家的大事我已無能為力,但我願向您推薦一個人,我的好朋友荊坷,他能夠承擔這個重任。
  後來,太子丹結交了荊軻,派去行刺秦王,但最後行刺以失敗告終。
來源:金石網 http://www.kingsnet.biz/asp/chengyu/ShowStory.asp?ID=175


成語故事:一日千里
作者: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4月06日】

【原文】
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1)可以沖城,而不可以窒穴(2),言殊器(3)也;騏驥驊騮(4),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5),言殊技也;鴟鵂(6)夜撮(7)蚤,察毫末,晝出瞋目(8)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 (《莊子.秋水》)

【註解】
(1)梁麗:房屋的棟樑。
(2)窒穴:填充孔穴。
(3)殊器:器用不同。
(4)騏驥驊騮:均指千里馬、良馬。
(5)狸狌:野貓。狌,音同「生」。
(6)鴟鵂:鴟音同「吃」;鵂音同「休」,貓頭鷹的別名。
(7)撮:抓取。
(8)瞋目:瞪大眼睛。

【故事闡述】
莊子曾在〈秋水〉篇說明萬物齊一的道理,裡面舉了許多例子:同樣是禪讓天下,堯舜就能稱帝,而燕王噲、子之就被滅亡;同樣是兵爭天下,湯武就能稱王,而楚平王之孫白公就失敗。又例如:大屋的樑柱可以用來衝撞城門,但卻無法用來填充小穴洞,這是因為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功用。騏驥和驊騮都是千里馬,一天可以跑千里之遠,但要他們捕捉老鼠就不如野貓,這是因為它們專長不同。貓頭鷹在黑夜裡可以抓到微小的跳蚤,看到細小的毫毛,但一到白天,即使張大眼睛也看不到山丘,這是因為他特有的性能。從這些例子可以得知,萬物從其特長去看,當然都具有「有用的能力」,但是換個角度,也都有它「無用的地方」。所以觀察事情,不能只守住一個立場,那只會得到偏頗的結論。後來這裡的「一日馳千里」,演變成「一日千里」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馬跑得很快,亦用於形容速度極快或比喻進步極快或進展迅速。

【討論】
(1)大屋的樑柱可以用來做什麼?但卻無法做何用?相同的道理,騏驥驊騮呢?貓頭鷹呢?請說說看。
(2)很多事情都有多個方面,就看你從什麼角度去觀看它,生活中是否有實際例子,請與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在名師的指點下,他彈鋼琴的技巧一日千里,短短一個月,已經可以自彈自唱了。

【相似成語】
日新月異、日新月盛、突飛猛進

【課後時間】
找出意思相同的成語。
1一日千里>( )
2一擲千金>( )
3一絲不茍>( )
4一丘之貉>( )
5一脈相承>( )

參考答案:
1一日千里>(日新月異)
2一擲千金>(揮金如土)
3一絲不茍>(一板一眼)
4一丘之貉>(臭味相投)
5一脈相承>(薪火相傳)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9/4/6/58391.html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58391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