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文化課教材(高級):一介不取(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2/22/49996.html
◇◇◇ ◇◇◇ ◇◇◇

【原文】
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1)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孟子.萬章上》)

【批注】
(1)介:野草,音「借」。比喻微賤的東西。

【故事闡述】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三歲時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孟母非常疼愛他,曾經為了替兒子找一個合適的讀書環境而三次搬家,最後搬到學堂附近。孟子稍大一點,變得十分貪玩,孟母便剪斷織機上的麻布,以此勸誡孟子勤奮讀書,否則將會像那塊半成品的麻布,變成無價值的廢物。孟子牢記母親的教誨立志成材。孟子長大後,拜在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下。學成以後便周遊列國,宣揚他的「仁政」思想。老年後在家鄉興辦學校,廣收門徒,著有《孟子》一書。本文中提到:有一次,弟子萬章問孟子說:「我聽說伊尹以廚藝來求得湯任用他,有這樣的事嗎?」孟子說:「不是這樣的。伊尹在莘國的郊野刻苦耕種,並且奉行堯舜的道理。如果不合堯舜的正道公義,就是把全天下當俸祿送給他,他也會不屑一顧。縱使眼前有四千匹馬送他,他也不會看一眼。只要是不合正道公義,即使一支微不足道的小草,他也不會隨便拿給別人或拿別人的。」

「一介不取」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比喻人的操守非常清廉。

【討論】
1、你認為伊尹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
2、當你的利益與倫理道德衝突的時候,你會選擇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或秉持道德操守,不會隨波逐流?為什麼?
3、君子為人處事一介不取,操守清廉;小人見利忘義,貪得無饜。你如何去理解與面對這樣不同的兩種人,請說出你的看法。

【造句練習】
例:他為官清廉,一介不取,還常拿出自己的薪水救助貧困,所以當官二十年仍是兩袖清風。
例:一個真正的好人都是清心寡慾,安分守己,不合正義公理的事不做,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真正做到「一介不取」。

【相似成語】
臨財不苟

【課後時間】
連連看,配對正確的成語:

一毛◎ ◎兩斷

一刀◎ ◎貫之

一目◎ ◎呵成

一氣◎ ◎不取

一曝◎ ◎十寒

一絲◎ ◎不拔

一以◎ ◎十行

一介◎ ◎不茍

參考答案:

一毛不拔
一刀兩斷
一目十行
一氣呵成
一曝十寒
一絲不茍
一以貫之
一介不取

資料來源: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49996

頁庫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