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一式 | ㄆㄧㄥˊ ㄑㄧㄥˋ ㄌㄟˊ ㄔˇ |
---|---|
漢語拼音 | píng qìng léi chǐ |
出處 | 《詩·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
釋義 | ①比喻關係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傷其類。 |
例句 | 麟亡星落,月死珠傷。~,芝焚蕙歎。北周庚信《思舊銘》 |
[名]
古代一種盛酒或水的容器。外形像壺,小口、兩耳、深腹、有蓋,表面並刻有雲雷紋形為飾。《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吾母脫簪珥,治酒漿,盤罍間未嘗有儉色。」
[形]
器皿中空無一物。《說文解字.缶部》:「罄,器中空也。」《詩經.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
[動]
盡、用完。如:「罄其所有」、「罄竹難書」。《梁書.卷四八.儒林傳.范縝傳》:「粟罄於惰遊,貨殫於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