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

按圖索驥

注音一式ㄢˋ ㄊㄨˊ ㄙㄨㄛˇ ㄐㄧˋ
漢語拼音àn tú suǒ jì
出處《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
釋義索:找;驥:良馬。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例句每見一班~者,多失于驪黃牝牡。(明‧趙汸《葬書問對》)
相似詞刻舟求劍,循表夜涉,引嬰投江,守株待兔,膠柱鼓瑟,削足適履,食古不化,泥古執今,泥古不化,抱殘守缺,墨守成規,因襲故常
成語故事萌典 教育百科
	按圖索驥

難字註解

ㄐㄧˋ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名]
1.千里馬。《說文解字.馬部》:「驥,千里馬也。」如:「老驥伏櫪」。《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
2.比喻傑出的人才。《晉書.卷八二.虞預傳》:「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驥,求則可致。」

補充說明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於《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有「隆顙(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

出處

  伯樂,原名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曾經著有《相馬經》(或稱《馬經》)。「伯樂相馬」的故事,至今也還在民間流傳。(參看「一顧之榮」)
  但是,據說伯樂有個兒子卻並不聰明。《朝野僉載》(相傳為唐朝人張鷟撰)和《藝林伐山》卷七(明朝人楊慎撰)載:「伯樂《相馬經》有『隆顙(蟲失)目(有本誤作「日」),蹄如累麴』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所謂「按圖索駿」也。
  釋譯:伯樂的《相馬經》中有「高高的額頭(顙),螻蛄一般(蛈:螻蛄)的眼,蹄象堆疊的曲塊(麴:酒麴)」的話。他的兒子手拿《相馬經》去找這樣的千里馬,出去見到一隻大蟾蜍,回來對他父親說:「找到了一匹馬,基本上和書上說的相同,只是蹄不像累曲罷了。」伯樂知道自己的兒子愚笨,只得轉怒為笑說:「這馬喜歡跳,但不能駕車。」這就是所謂的「按圖索貌」。
  後用以喻辦事墨守成規,機械地照搬。
  傳說周穆王有八匹神奇的駿馬,每一匹不僅都有一個高雅的名字,而且都健壯不凡,各有特色;有名的「八駿圖」,就是後來的畫家根據傳說畫的那八匹駿馬的想像圖。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詩道:「穆王八駿天馬駒,後人愛之寫為圖。」因八駿有圖,上述的故事,就被人叫做「按圖索駿」。「駿」和「驥」都是良馬,意思相同,「按圖索駿」因此又作「按圖索驥」。
  明朝人趙汸的《葬書問對》中說:「按圖索驥者,多失於驪黃」。(「失於驪黃」是比喻只看外表,不顧實質而致失敗的意思,參看「牝牡驪黃」。)
  可見「按圖索驥」的原意,是批評死守成規、脫離實際和不知融會變通的。但是後來,這句成語卻被用作另一種意思,即根據具體的標示,去尋找需要的東西,就可以在繁複的情況下,順利地找到。例如按照分門別類的目錄或索引,就很容易從大批圖書資料中找出你所需要的某一本書、某一篇文章或某一詞句,這也可以叫做「按圖索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