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醉金迷-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889
成語 紙醉金迷
注音 ㄓˇ ㄗㄨㄟˋ ㄐㄧㄣ ㄇㄧˊ
漢語拼音 zhǐ zuì jīn mí
釋義 絢麗燦爛的金飾紙光令人迷醉。形容絢爛奪目。語本宋.陶穀《清異錄.卷下.居室門.金迷紙醉》。後用「紙醉金迷」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燈紅酒綠」
典源 宋.陶穀《清異錄.卷下.居室門.金迷紙醉》癰醫1>孟斧,昭宗2>時常以方藥3>入侍。唐宋4>,竄居5>蜀中,以其熟於宮故,治6>居宅,法度奇雅。有一小室,窗牖煥明7>,器皆金紙,光瑩四射,金采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憩8>,令人金迷紙醉。」〔注解〕(1)癰醫:專門醫治癰症的醫生。癰,音ㄩㄥ,毒瘡。(2)昭宗:唐昭宗李曄(西元867∼904)。後受制於宣武節度使朱溫,旋為其所殺。(3)方藥:藥方與藥物。(4)唐宋:可能是指五代後唐至趙匡胤建立宋朝間的這段時間。(5)竄居:隱居。竄,音ㄘㄨㄢˋ。(6)治:修建。(7)窗牖煥明:窗戶明亮。牖,音|ㄡˇ,窗戶。(8)憩:音ㄑ|ˋ,歇息。
典故說明 「紙醉金迷」原作「金迷紙醉」。唐昭宗時,有個專門醫治毒瘡的醫生孟斧,他時常出入王宮為皇室成員治病,當時對宮室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他隱居蜀中時,特別將一個小房間布置得窗明几淨,使用的器物都貼上金紙,金光四射,十分耀眼。有人親眼看過,回去後跟人說:「在這個房間歇息,會讓人沉醉在絢爛奪目的光彩之中。」後來「紙醉金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
書證 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三.京師梨園》:「首善繁華之地,太平歌舞之時,幾處旗亭,能謳水調,誰家簫鼓,不按涼州。既紙醉以金迷,復花交而錦錯。」02.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一一.人日疊韻詩其四》:「紙醉金迷地,風柔月大天。」03.《孽海花》第七回:「一同下船,見船上紮著無數五色的彩球,夾著各色的鮮花,陸離光怪,紙醉金迷,艙裡卻坐著裊裊婷婷花一樣的人兒,抱著琵琶彈哩。」04.《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說話之間,眾局陸續都到了,一時管弦嘈雜,釧動釵飛,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直到九點多鐘,方纔散席。」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 【使用類別】用在「侈華靡爛」的表述上。【例  句】<01>仗著祖先留下的產業,他每天紙醉金迷,不思振作。<02>原本樸實的他,受不了都會紙醉金迷的誘惑,賠上了光明前途。<03>過慣了紙醉金迷的日子,想要回歸平淡,得要有極大的決心才行。<04>繼承一筆龐大遺產後,他終日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一副闊綽少爺模樣。<05>當年充斥著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十里洋場,不知讓多少人沉淪,難以自拔。<06>自從交了個有錢的男友,她開始過起紙醉金迷的生活,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07>只要想起當年那段荒唐、紙醉金迷的歲月,他就覺得對不起一直陪伴在身邊的妻子。
近義 花天酒地,燈紅酒綠
反義
辨識 請參考『辨識889.html
參考語詞 金迷紙醉,金迷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