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膏繼晷-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4441
成語 燃膏繼晷
注音 ㄖㄢˊ ㄍㄠ ㄐㄧˋ ㄍㄨㄟˇ
漢語拼音 rán gāo jì guǐ
釋義 義參「焚膏繼晷」。見「焚膏繼晷」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焚膏繼晷」之典源,提供參考。唐.韓愈〈進學解〉(據《全唐文.卷五五八.韓愈》引)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1>之文,手不停披2>於百家之編3>;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元。貪多務得,細大不捐4>。焚膏油以繼晷5>,恆兀兀6>以窮年:先生之於業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注解〕(1)六藝:儒家的六經。指詩、書、易、禮、樂、春秋。(2)披:翻閱。(3)百家之編:諸子百家的典籍。(4)細大不捐:大小兼容並收,皆不拋棄。見「細大不捐」。(5)焚膏以繼晷:膏油,燈油,此指燈燭。晷,日光。(6)兀兀:音ㄨˋ ㄨˋ,勞苦不息的樣子。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焚膏繼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尚儒術,攘斥佛、老,以提倡古文為職志,文章自成一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他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頗有失志之感,〈進學解〉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文中敘述大學老師訓誨他的學生說:「你們要勤奮努力的學習,以後才能有成就。學問和品德都好,未來也不怕被埋沒。」話都還沒說完,就有一位學生譏笑他說:「老師,您不要騙我們了!這麼久以來,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抨擊異教邪說,排斥佛、老思想,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書證 01.《宣和書譜.卷一七.草書五.南朝梁.沈約》:「少家貧,一意書史,燃膏繼晷,晝夜不倦。」
用法說明
近義
反義
辨識
參考語詞 焚膏繼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