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事邊幅-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2773
成語 不事邊幅
注音 ㄅㄨˋ ㄕˋ ㄅㄧㄢ ㄈㄨˊ (變) ㄅㄨˊ ㄕˋ ㄅㄧㄢ ㄈㄨˊ
漢語拼音 bù shì biān fú(變)bú shì biān fú
釋義 義參「不修邊幅」。見「不修邊幅」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源,提供參考。《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王莽末,四方兵起,莽從弟衛將軍林廣招雄俊,乃辟援及同縣原涉為掾,薦之於莽。莽以涉為鎮戎大尹,援為新成大尹。……是時公孫述稱帝於蜀,囂使援往觀之。援素與述同里閈,相善,以為既至當握手歡如平生,而述盛陳陛衛,以延援入,交拜禮畢,使出就館,更為援制都布單衣、交讓冠,會百官於宗廟中,立舊交之位。述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磬折而入,禮饗官屬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將軍位。賓客皆樂留,援1>曉之曰:「天下雄雌未定2>,公孫3>不吐哺4>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5>,如偶人形6>。此子何足久稽7>天下士乎?」因辭歸,謂囂曰:「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注解〕(1)援:馬援(西元前14∼西元49),字文淵,東漢茂陵人。初依隗囂,後歸光武,拜伏波將軍,平交趾。世稱「馬伏波」。(2)雄雌未定:勝負未定。(3)公孫: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時起兵,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性苛細,察於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終被刺傷而身亡,公孫氏盡滅。(4)吐哺:吐出口中咀嚼的食物。周公一飯三吐哺,起以接待賢士。後以指殷勤的求取賢士。哺,音ㄅㄨˇ,在口中咀嚼的食物。(5)修飾邊幅: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邊幅,比喻人的儀容舉止。見「修飾邊幅」。(6)如偶人形:指公孫述的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7)稽:留。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以為了不起,你不如專心的對付東方的劉秀。」後來「不修邊幅」這句成語就從「修飾邊幅」演變而來,語義轉化成相反的意思,用來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
書證 01.《梁書.卷一四.任昉列傳》「六年春,出為寧朔將軍、新安太守。在郡不事邊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民通辭訟者,就路決焉。」02.《北史.卷六二.王羆列傳》:「羆性儉率,不事邊幅。」
用法說明
近義
反義
辨識
參考語詞 不修邊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