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一芥-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2756
成語 不取一芥
注音 ㄅㄨˋ ㄑㄩˇ ㄧ ㄐㄧㄝˋ (變) ㄅㄨˋ ㄑㄩˇ ㄧˊ ㄐㄧㄝˋ
漢語拼音 bù qǔ yī jiè(變)bù qǔ yí jiè
釋義 義參「一介不取」。見「一介不取」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一介不取」之典源,提供參考。《孟子.萬章上》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1>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注解〕(1)介:野草,通「」(音ㄐ|ㄝˋ)。比喻極微賤的東西。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一介不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有一次萬章問孟子:「我聽說伊尹曾經以宰割烹調的手藝來要求湯任用他,有這回事嗎?」孟子說:「沒有。不是這樣的。伊尹在莘國的郊野耕種,並且喜愛堯舜的道理。如果不合堯舜的義理,不合堯舜的正道,就是把天下當俸祿送給他,他也會棄之不顧。縱使拴住四千匹馬放在面前,他也不會看一眼。只要是不合道義,即使一支小草,他也不會拿給別人或拿別人的。」後來「一介不取」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一介不以取諸人」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的操守非常清廉。
書證 01.漢.王充《論衡.知實》:「天下之人,有如伯夷之廉,不取一芥於人,未有不言、不笑者也。」
用法說明
近義
反義
辨識
參考語詞 一介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