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以接日-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2073
成語 夜以接日
注音 ㄧㄝˋ ㄧˇ ㄐㄧㄝ ㄖˋ
漢語拼音 yè yǐ jiē rì
釋義 義參「夜以繼日」。見「夜以繼日」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夜以繼日」之典源,提供參考。※#《孟子.離婁下》1>孟子曰:「禹2>惡旨酒3>,而好善言。湯4>執中5>,立賢無方6>。文王7>視民如傷8>,望道而9>未之見。武王10>不泄邇11>,不忘遠。周公12>思兼三王13>,以施四事14>,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注解〕(1)典故或見於《管子.禁藏》、《莊子.至樂》。(2)禹:夏代開國君主。顓頊之孫,鯀之子,姓姒,號禹,生卒年不詳。虞舜時因用疏導法治平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人民奉他的兒子啟為君,開君主世襲之制。(3)惡旨酒:厭惡美酒。惡,音ㄨˋ。(4)湯:成湯,商的開國君主,生卒年不詳。契之後,名履。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討伐,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5)執中:持守中正之道。(6)立賢無方:任用賢才沒有固定的常法。方,常也。(7)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歧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歸心,至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8)視民如傷:人民已安定,而視之猶若有傷。言文王愛民深切,不敢勞動。(9)而:通「如」,如同。此言道已至,望之猶未見,繼續追求,不敢自滿。(10)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討伐,大戰於牧野,敗紂而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武。(11)不泄邇:不輕慢近賢。泄,狎。邇,近。(12)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滅紂有功,封於魯。武王崩,又輔佐幼主成王,攝政,東征平定武庚、管叔、蔡叔之亂,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13)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王。(14)以施四事:而推行禹、湯、文、武的德政。〔參考資料〕■《管子.禁藏》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者,利在前也。■《莊子.至樂》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其為形也亦疏矣。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夜以繼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夜以繼日」就是以夜晚接續著白天的意思,是說用夜晚的時間來繼續做白天未完成的工作。這句成語出於《孟子.離婁下》,孟子以上古聖王為例,說明他們治國、愛民的德政。夏禹是個厭惡美酒而喜好有意義、合理言論的人。商湯持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用人惟賢,因此任用賢人沒有固定的常法。周文王把已經安定的人民,視同傷者,加以愛護,不敢勞動;追求正道,彷彿永遠沒有終止,不敢自滿。周武王從不輕慢身邊的臣子,也不會遺忘遠方賢德的諸侯。周公想要兼備夏、商、周三代聖王的美德,以實施禹、湯、文、武四位賢王的德政。當發覺做的有與聖王不合的地方,就仰著頭思考,白天想不出來時,夜晚就繼續地思考,幸而想通了,就會高興地坐等天亮,以便立刻施行。「夜以繼日」被用來形容日夜不停,在《管子》和《莊子》書中都曾出現。《管子.禁藏》說:一般人之常情,都會趨利避害。商人通商時,總是夜晚接續著白天,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趕路,是因為利益在前的緣故。其原文雖作「夜以續日」,其實就是「夜以繼日」的意思。《莊子.至樂》說:地位尊貴的人日以繼夜為獻可替否而思量,對於養護自己的形體就有所疏忽了。
書證 01.《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今齊國,丈夫耕,女子織,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用法說明
近義
反義
辨識
參考語詞 夜以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