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開合-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1933
成語 信口開合
注音 ㄒㄧㄣˋ ㄎㄡˇ ㄎㄞ ㄏㄜˊ
漢語拼音 xìn kǒu kāi hé
釋義 義參「信口開河」。見「信口開河」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信口開河」之典源,提供參考。※#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1>想當初向清明日共飲金波,張孔目家世墳塋,須不是風月鳴珂。他將俺2>兒女夫妻,直認做了雲雨巫娥3>。俺自撇下家緣過活,再無心段疋綾羅4>。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5>。俺張孔目6>怎還肯緣木求魚7>,魯齋郎8>他可敢暴虎馮河9>。〔注解〕(1)典故或見於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2)俺:音ㄢˇ,我。北方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為元雜劇中常用語。(3)雲雨巫娥:雲雨,指男女歡合。巫娥,指巫山神女。見「巫山雲雨」。(4)段疋綾羅:原意為綢緞、絲織品。此指婦女日常瑣碎的工作。段,通「緞」。疋,音ㄆ|ˇ,同「匹」。(5)絮絮聒聒:形容言語瑣碎囉嗦。(6)張孔目:即張珪,為本雜劇中主角之一。孔目,掌管文書檔案的小官。(7)緣木求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見「緣木求魚」。(8)魯齋郎:本雜劇中的主人公。仗著權勢而為非作歹,強奪人妻女,後被包拯用計斬除。(9)暴虎馮河:比喻人有勇而無謀。暴,徒手搏鬥。馮,音ㄆ|ㄥˊ,徒步渡河。見「暴虎馮河」。〔參考資料〕■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裡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他命福是如何?我做一個夫人也做得過。■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據《元曲選》引)是誰將我來救活,原來是您三個。呀!間別來兄弟每安樂波,你刀尖兒抹的他皮膚破。到官司百般摧挫,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刺信口開合。■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據《元曲選》引)你怕不待死撞活,功折過,一謎裡信口開合。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信口開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信口開河」原或作「信口開合」。本指任由嘴巴開合,不加思索地隨口說出。此語常見於元代戲曲中。例如關漢卿的《魯齋郎》離劇,提到宋朝時侯,有個惡霸魯齋郎,他依仗著官威權勢,到處橫行不法,由於皇上對他十分寵幸,因此無人治得了他。魯齋郎先是霸佔了銀匠李氏之妻,李姓銀匠因告狀無門,而昏倒在路旁,被張珪救起,兩人因而結拜為兄弟。後來有一天魯齋郎遇見了張珪之妻,見其妻貌美,心生貪念,於是又逼張珪將妻子送給他,然後再將李銀匠之妻賜與張珪為妻。後來李銀匠找張珪,意外的在張珪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兩人相擁痛哭。張珪眼看別人夫妻重聚,而自己卻妻離子散,於是心灰意冷,將家產全數留給了李銀匠夫婦,自己則前往道觀出家去了。後來包拯為民除害,智斬了魯齋郎,李銀匠和張珪也得以發洩心裡的憤恨。包拯因此勸張珪還俗,重振家業,但是張珪卻已心如死灰,說明自己自從出家後,就再也沒想過要重回塵世的生活,儘管包拯隨口說出,瑣碎囉嗦地說了一番,也都無法說動他的心,堅決不肯還俗。後來「信口開合」演變成「信口開河」,合、河音同,「開河」大概指話如河水般洩出。所以可用來比喻隨口亂說。「信口開河」較早的書證出自於《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似我山間林下的野人,無榮無辱,任樂任喜,端的是信口開河,隨心放蕩,不受拘束。」
書證 01.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俺張孔目怎還肯緣木求魚,魯齋郎他可敢暴虎馮河。」(源)02.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裡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他命福是如何?我做一個夫人也做得過。」
用法說明
近義
反義
辨識
參考語詞 信口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