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廢食-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182
成語 因噎廢食
注音 ㄧㄣ ㄧㄝ ㄈㄟˋ ㄕˊ
漢語拼音 yīn yē fèi shí
釋義 「因噎廢食」之「噎」,典源作「饐」。「饐」同「噎」。因為怕噎死,而不再吃東西。比喻曾經出過差錯,唯恐再錯而不去做該做的事。語本《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
典源 《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1>不可偃2>於家,刑罰不可偃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夫有以饐死3>者,欲禁天下之食,悖4>;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5>,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注解〕(1)怒笞:因憤怒而體罰。笞,音ㄔ,用鞭杖或竹板抽打。(2)偃:音|ㄢˇ,停止。(3)饐死:食物阻塞咽喉,無法呼吸而死。饐,音|ㄝ,同「噎」。(4)悖:音ㄅㄟˋ,荒謬無理。(5)然:表示比擬的語助詞。
典故說明 《呂氏春秋》一書為戰國時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各記所聞論述而成,種種異說雜陳於書中,為雜家之祖。〈蕩兵〉一篇主要論述用兵的重要,為辯駁墨家非攻之說而作。作者認為,父母若從不鞭打小孩,便無法禁止孩子的叛逆頑劣;國家若沒有刑罰,便無法禁止人民的相互衝突;天子若不行誅伐,便無法禁止諸侯之間的的暴力相向。所以一些必要的懲罰不應該廢除,只是在運用時必須有技巧。在用兵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聖明君王應擁有可除暴安良的軍隊,而非不需要軍隊。假使有人在吃飯時噎死,就禁止天下人飲食;有人在乘船時溺死,就禁止天下人乘船;都是很荒謬的事!那麼,有人因為曾有君王用兵喪失國家,就想盡廢天下的軍隊,同樣是荒謬的事。那軍隊是不能廢止的,它就像水火一般,用得適當便是福,用得不適當便是禍。後來「因噎廢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曾經出過差錯,唯恐再錯而不去做該做的事。
書證 01.唐.陸贄〈奉天請數對群臣兼許令論事狀〉:「昔人有因噎而廢食者,又有懼溺而自沉者,其為矯枉防患之慮,豈不過哉!」02.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李西涯閣老善詩,門下多詞客。劉梅軒閣老忌之,聞人學詩,則叱之曰:『就作到李杜,只是酒徒!』李空同謂劉因噎廢食,是也。」03.《明史.卷二一八.申時行列傳》:「夫閣臣不職當罷黜,若并其執掌盡削之,是因噎廢食也。」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一回:「這句話,是指一人一事而言。若是後人不問來由,一律的奉以為法,豈不是因噎廢食了麼?」05.《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盜賊橫行,所過州縣村莊,動遭劫掠,是又地方官不能因地制宜舉行團練之所致,因噎廢食,貽誤殊多。」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曾經出過差錯,唯恐再錯而不去做該做的事。【使用類別】用在「顧忌畏縮」的表述上。【例  句】<01>因害怕摔飛機而不敢出國,簡直是因噎廢食。<02>因為害怕疼痛而不敢看牙醫,不就是因噎廢食嗎?<03>原來你是害怕有人會取笑,就因噎廢食,不再練唱了。<04>因為擔心孩子會摔跤就不讓他出門,不是太因噎廢食嗎?<05>如果因這次意外,就放棄了整個太空計畫,未免有點因噎廢食。<06>我們不能因為震壞了幾根柱子就因噎廢食,放棄了原有的設計構想。<07>我們不可能因為網際網路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就因噎廢食,不准大家使用。
近義 矯枉過正
反義
辨識 請參考『辨識182.html
參考語詞 以咽廢飧,因咽去食,懲噎廢食,見噎廢食